春秋小领主_第一百零六章 天下间没有愚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六章 天下间没有愚民 (第3/3页)

易柑贸以物交易,我们有必要那么费力吗赵武努力纠正齐策的观念:策,金银币虽然不会出现在日常交易中,但只有三级,贵金属等价体系。建立了,体系内的东西才可以称之为货币说的更清楚一点。就是:只有铜钱存在,单一的铜钱它不该称为货币只能是一种用于交换的等价物唯有将整个体系建立了,体系内的每一种等价物,才可以合并称之为货币。

    算了,这个道理我也不太懂,我只是觉得,有了三级兑换体制,大额交易与小额交易可以随时切换,便于商品流通你听不懂不要紧,按照我的方法施行,慢慢的自会有人研究出里面的理论。

    赵武这纯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然而,晋国公卿是分工明确的,他负责商贸与农耕这块事务,他的决定就是最终决策。

    当晋悼公进入成周的领的,晋国的新钱已经传到了成周,悼公向周王室敬献礼物,周王室回赠的赏赐居然是银币这几枚银币拿在手里。让悼公很郁闷:这,,居然是我晋国的新钱,我可是晋国国君耶,我怎么不知道咱晋国行了新钱

    荀罂亲切地提醒:看来,我家那个武子是上任了。

    悼公又问周王室派来联络的卿单靖公:我晋国除了行这些银币,还有什么钱,原先那些青铜钱来,废除了吗

    单公回答:啊啊,今年我女儿给我送年礼,除了送来一堆银币外,还送了十枚金币,以及一堆新铜钱。

    悼公急忙催促:拿来看看我这位国君,居然要从王室见到自家的钱币。

    新铜钱还保持内方外圆的形状错了,内方外圆的钱型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制定的标准。这时代,大多数钱币是铲形,偶尔也有其他形状,比如桥型磐型

    单公拿来的铜钱都用绳子穿着,每一千枚为一串,价值一枚银币。

    那些银币与金币也是圆形,形状大小活像现代的一元钢币,币有一层外圈,圈边铸造着细密的齿,币的阴阳两面前用冲压法。冲压出图案。一面刻着钱币的价值。一面刻着周天王的年号这时代,波斯埃及希腊特洛伊罗马。使用的都是冲压钱币。而赵武这一次努力,使得晋国与世界同步了。

    悼公翻来覆去的欣赏着晋国的新钱,周围的卿们对经营之道,远不如赵武精通,赵武做的这件事,他们看不出究竟来,所以大家谁都不敢乱言,,最终,还是一个信使打破了沉闷。

    荀罂与信使交谈几句。过来通报:君上,鲁国来信,齐国指使属国苕国出面,灭鄙。

    悼公把钱币扔还给了单公,漫不经心的回答:这种金币我认识,楚国的郓麦不就是一种金币吗,不过它们是方形。此外,银币我还不太熟。我们国家有丰富的青铜资源,但我还不知道另外两种金银金属来自何方我国铸造钱币。另外两金属全靠外国输入我觉得这事有点危险,回头给武子说一说。

    啊,你说什么眺国被齐国灭了传信给鲁国,责备他们为什么不能庇护鄙国;在传信给齐国,要求他们必须惩罚营国,告诉他们,这是我的意愿。

    荀罂回答:君上的意愿,就是他们的命令。

    晋国大军稍时停留。继续前进,穿过棘门后,军队解散。国君领着魏氏继续前行,在新田城南郭,国君停下了脚步,指着一处院子问:我记得,这里是匠丽氏的院子,怎么院墙变了,变成石头的院墙

    荀罂在旁咳嗽了一声。从后面赶上来的荀偃提醒:国君出前,已把这座院子赐给了我家武子。

    国君点头:噢,既然这房子到了武子手里,也难怪院墙会变成武子的风格他总是喜欢深沟高垒的石头城堡。

    勃堤笑着拍马屁:今后国君再到这里游玩,也就更安全了。

    国君催动马车,再问:怎么府门口冷冷清清,难道武子又跑出去巡视了

    荀偃答话:君上且等等,我去问问。

    不一会儿,荀偃转回来汇报:武子果然出去了,听说蒲城附近的山中现了大银矿,武子已经宣布这座银矿是国君的专利正调动军队在四处布防。

    悼公有点哭笑不得蒲城原来就是我哥哥的领地,我哥哥没有继承人,要不然我能登上国君的位子吗

    那里本来就是我的专利何须特别申明

    不过,现在全国铜矿都在国君的手中,如果再加上一座银矿,嗯,即使国中没有金矿存在,铸币这事儿,看来最大的获益者是国君悼公本来想起武询问一下,这下子,他连问的兴致都没有了。

    且由着司徒赵武去样腾吧。

    按规矩,国君出征回来,先要去太庙祭告祖先,然后,把出征用的弓归还太庙,下面才是自由活动时间。赵武不在,国君没法招呼上他同去太庙,便催动车马,转身离开赵武的府邸。

    韩厥在太庙门口迎接悼公,悼公祭告祖先后,马上在太庙接受了韩厥的辞职,从当日起,韩起代替父亲上朝,在三军中为上军佐,当时八正人选为:

    中军将:荀凿中军佐:荀偃

    上军将:士创上军佐:韩起

    下军将:杂靡下军佐:士颍

    新军将:赵武新军佐:魏修

    八正卿中,弗起排名第四,非常高。而赵武原地踏步,继续是倒数第二正卿。

    春秋中记录这次人员调整的经过,是根据楚国令尹子囊向国内的汇报:据称,韩起年纪少于杂靡,而杂靡士煞谦让,使佐上军。子囊得到这个消息,立刻布了撤军令,他的理由是:晋国国内卿大夫们知道彼此谦让礼敬。这说明晋国人很团结啊,团结一心的执政班子最难战胜。武们楚国这次已经得到了陈国,并把争霸战线重新向北推进千里,让争霸战场到了郑国境内我们想得到的已经到手,还是回去等待时机吧。

    子囊这个理由,赢的了楚国上下一片赞同,大家都称赞子囊贤并认为国君这次找到了一个好的执政,楚国有了希望。

    与此同时,晋国这次政权过渡波澜不惊,由此可见韩厥的政治智慧。另一方面,楚国人这次也表现的可圈可点,当时晋国国内正在进行动员,楚国这一退兵,彻底打乱了晋国的计划已经集结好得部队,不得不再度解散。这对于晋国的封建领主来说是场灾难,那些已经集结的武士,他们已算是服了当年兵役,不用再交税了。

    心求票,月底了。恳请读者投票支持,拜托了朱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6山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