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三十二章 巾帼不让须眉 (第2/3页)
洲杯象棋锦标赛,获女子个人冠军; 2001年 ,高懿屏代表中国台北队参加在澳门举行的第七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与黑龙江棋手王琳娜一起并列女子个人冠军。回忆起获世界冠军的那次比赛,高懿屏叙述的语气非常平静。她说,她与对手王琳娜第一盘棋就碰到了,本来她是占优的,可是出了点差错,其实有一手妙棋,吃掉对方一卒,可以形成多兵的局面,可时间又来不及了。最后,她们下成了和棋。之后的其他对手高懿屏都赢了,她与王琳娜大小分都相同,按以往规定,这样的情况要以抽签定胜负,评委会觉得太残酷了,于是她俩成为并列世界冠军。 从全国冠军到世界冠军,高懿屏颇有成就感,但没有哪一次胜利让她欣喜若狂。在她看来,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世界冠军是迟早的事。夺得世界冠军之后,她还是下午回到房间才打电话向老师家人报喜的。一身静气,稳如磐石,宠辱不惊,也许正是这种特质,让高懿屏全然没有这个年龄女孩常有的聒噪,让一个柔弱的江南丽人变得大气坚韧,百折不挠。 “我喜欢进攻,她下得非常平稳,也许因为是女孩子,她对防御考虑得比较多。”徐乃基评价他的得意弟子时说,“为了出击更加有力,她喜欢将拳头缩回来。”也正是这一点,让徐乃基对高懿屏刮目相。 在中国象棋界,一人独得三冠王的女棋手凤毛麟角,全国至今只有胡明、王琳娜及高懿屏3人。功成名就了,可高懿屏及其家人却一直牵挂着她儿时一名棋友。 棋友名叫王莉,远在新疆,比高懿屏大一岁。 最初,高懿屏的父亲从上读到了王莉的故事。王莉的父母支边来到新疆,他们也有一双女儿,父亲也喜爱下棋,小女儿王莉也因此喜爱着下棋。地处边远的新疆,找不到好老师,得知河南有一农民企业家开办棋院的消息后,父母下决心将王莉送到了千里之外的河南,专心下棋。王莉家境一般,小小年纪独自一人在河南生活得非常艰苦。但她的棋艺非常出色,在沈阳的一次赛事上打败了成年男子。“你看人家小小年纪,多不简单。”高懿屏的父亲拿王莉来激励女儿,并支持女儿和王莉通信。两个学棋的女孩子当然有很多共同语言。她们开始在信中下棋,一封信上画四副棋子同时下,写一封信下一步棋。 不久,人民日报一位记者了解了这个故事,专门采写了一篇报道刊发在海外版上,文章标题就是。文章刊发后,两个小女孩的故事在象棋圈内外传为美谈。 八十年代未的一个春节前夕,王莉和她爸爸突然前来常州造访。他们带来了一个伤心的消息。原来,由于经营不善,棋院濒临倒闭,教练员走了,棋学不成了,功课也被耽误了。一家人花费了那么大精力培养女儿学棋,不料却遭遇了这样的结局。在回家的火车上,王莉泣不成声,绝望中,他们想到了高懿屏,于是便找到了常州。王莉的遭遇令高懿屏一家唏嘘不已,他们安慰王莉父女,也试图帮助王莉父女,然而,由于户口等诸多障碍,他们没法在常州读书学棋,住了一段时间后,一对伤心的父女试图去其他地方试试运气。带着高家父女的祝福,他们上路了。 后来,他们还是回到了新疆。在断断续续的通信中得知,王莉家人又不幸遭遇了疾病的袭击。如今,王莉已经就业并且结婚,只是,她最终没能走上她所心目中神圣的棋坛。 王莉的境遇就像一面镜子,让高懿屏面对生活,更加懂得了虔诚与感恩。回顾自己的人生道路,她笑波轻漾,说自己生活得非常平顺,关键时刻,总有贵人相助。 恩师徐乃基是她生命中的一位贵人,一直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培养。 情窦初开的年月,这位江南才女的生命中又出现了一位贵人--台湾棋王吴贵临。 吴贵临比高懿屏年长14岁。 第一次相遇,是1989年4月,吴贵临第二次到祖国大陆参加“后肖杯”象棋大赛。吴贵临说,当时高懿屏是13岁的“女娃儿”,虽见了面却没有特别的感觉。在高懿屏的印象里,就觉得他当时在主席台上跟中国象棋大师胡荣华交头接耳,不知说些什么。高懿屏还注意到吴贵临抽健牌烟,每根烟抽一半就掐掉了。 再度在“棋场”相遇,已是1994年。高懿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18岁大姑娘,风姿绰约,棋力不凡。这回,吴贵临紧紧盯住了眼前这位才貌双全的女棋士。 1995年 ,两人因棋艺交流坐到了一桌吃饭。已有20多年棋龄的吴贵临,头颅比一般人大,从小就被叫为“大头仔”,饭桌上,这位智商超群的“大头仔”口若悬河,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聊,吃着吃着,吴贵临就成了一桌人的中心,只听他一个人在海侃山聊,其他人都成了听众。见高懿屏听得入迷,队友黄薇等开始起哄,让高懿屏认这个大头做哥哥。队友的玩笑不经意间撩起了高懿屏心头的涟漪。见高懿屏与吴贵临情投意合,省棋队的领导们急了。高懿屏正是出成绩的时候,不能分心,再有,一旦结婚,她就不一定能代表南京或者江苏参赛了。 真爱神力无边。阻力反而加速了他们爱情的进程。 高懿屏住在南京五台山省棋队的集体宿舍里。有一次宿舍停水了,知道高懿屏喜欢喝稀饭,住在五台山体育宾馆的吴贵临一大早就去饭店订了皮蛋瘦rou粥,赶在吃早饭之前送到了宿舍。 后来又有一段时间,住在紫金宾馆的吴贵临每天一大早就坐车去五台山,等着高懿屏一起吃早饭,下雪天也不例外,让高懿屏好生感动。因为而按照平时的生活习惯,吴贵临晚睡晚起,早上根本就爬不起来的。 相知相恋的日子,吴贵临变着法子带高懿屏出去吃饭,吃遍了南京的大街小巷。一顿晚饭总要吃到凌晨。 当高懿屏将吴贵临带来常州给父母“过关”的时候,父母没有半点疑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