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缘由 (第3/3页)
听秦琼的。自己根本不可能指使的动他们。当然只要自己不对父亲做出什么不利的事。他们也不会反对自己的。
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秦怀玉慢慢准备培植自己的势力。被秦琼称赞过的薛仁果自然就走入了秦怀玉的视线。 接到秦怀玉的拉拢之后。薛仁果毫不迟疑的加入了秦怀玉的阵营。而且将这件事告知了父亲薛举。这父子两人商谈一番之后。觉得这件事虽然有风险。可是风险去不是太大。可是收益却是相当大的。 一桩风险不大但是收益不可估算的投资。自然没有人会拒绝的。 裴元庆这个他们这一代人之中最厉害的。自然也被秦怀玉收入囊中。不过有区别的是。裴元庆并不敢将这件事告诉自己的父亲。 真正让秦怀玉感觉到惊讶。甚至是有些狂喜的是程咬金。 这位在秦怀玉看来作战勇猛。但是脑子有些糊涂。完全是靠着父亲的提携才走到这一步的叔父。竟然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动作。 可是秦怀玉却发现这位叔父出了刚开始对自己挤眉弄眼。弄得自己紧张了一段时间之外。竟然没有阻止自己的动作。也没有告诉父亲。更加妙不可言的是程咬金对自己的动作竟然是大开方便之门。 作为安西大都护军队中。仅次于秦琼的第二位人物。程咬金对秦怀玉大开方便之门。对秦怀玉的帮助可不是其他人能比的。 说实话。程咬金的心理。对大隋也没有多大的归属感。只不过是跟着秦琼。所以表现的比较忠义而已。 皇帝这个位置。既然杨坚可以从别人手中抢过来。那秦琼自然也就是可以做的。现在秦琼虽然没有动作。但是秦怀玉乃是自己的侄子。和秦琼去做也没有什么两样。程咬金觉得自己没有阻止的必要。 程咬金真正是一个粗中有细的人物。秦怀玉地动作虽然极小。但是按照程咬金的话来说。秦怀玉乃是在程咬金的脖子上长大的。秦怀玉只要有心思。程咬金那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小时候这样。长大了也是不会变。 慢慢的。安西大都护府中手握大权的人物。基本上都加入了秦怀玉这个小圈子。裴仁基在时间长了之后。自然也发现了。可是他却是不敢说。谁知道秦怀玉的动作是不是秦琼安排的。 如果是秦琼安排地。那他裴仁基跳出来是自己找不自在。如果不是秦琼安排地。所谓虎毒不食子。秦琼也不会去杀了自己的儿子。作为秦家长子的秦怀玉迟早是要继承秦琼的爵位什么的。到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至于说直接向杨广上奏章。裴仁基还没有这么傻。自己地身上早就被打上了秦琼的烙印。秦琼倒台了自己也不会落下什么好。再说杨广会不会相信也在两说之间。一旦没有奈何得了秦琼。秦琼为了保住i的家族。自己是一定要完蛋的。所以也就蒙着头当做什么都不知道。 整个安西大都护府唯一被隐瞒的好像就秦琼一个人。王、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程咬金、李达这些人乃是秦琼的耳朵和眼睛。现在他的眼睛不像让他看到这些东西。耳朵不想让他知道这些事。秦琼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 李达虽然没有加入到这里面去。但是李达那憨直的脑子里面。还容不下这么复杂的东西。秦怀玉就算是在他面前拉拢他地属下。他也不会发现的。李达心中只要是秦琼的。迟早都是秦怀玉的。现在秦怀玉这么做。也没有什么的。 更何况秦怀玉最先拉拢地一批人。就是从小和自己一起长大的。程咬金加的几个儿子、李达的几个儿子。秦怀玉觉得这些人是最容易支持自己的。结果自然也是如同秦怀玉所料。 这些孩子从小就听到的是伯父秦琼怎么怎么样。从来没有听人说过大隋、杨广。对这两个名词根本就没有概念。 李达的几个已经长大地儿子、李通、李元、李志高都是秦怀玉那个小圈子地人。李达更加不可能发现不对劲了。他可不是程咬金那种粗中有细的人物。 这次秦琼突然被调到东都洛阳。防守东都洛阳。让秦怀玉等人是莫名地兴奋。想要争夺天下。就必须要走出西域。争夺中原。 可是没有杨广的圣旨。秦琼是绝对不会走出西域一步的。看着中原四处狼烟。各路义军在争夺中原的地盘。秦怀玉那个着急啊。 等到天下真正打乱。秦琼不得不出西域的时候。中原的地盘恐怕就已经被瓜分完了。秦琼想要夺回来。耗费的精神可不是一般的大了就。 秦怀玉在随着秦琼离开之前。就让长孙无忌等人试着拉拢朝堂上的一干文武大臣。秦怀玉觉得只要自己等人势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就可以强行将秦琼推上那个位置。就算是秦琼坐不上那个位置。也可以成为周文王为自己打下基础。到时候自己上位就是顺其自然。没有一点阻力了。 正是有了秦怀玉的原因。今天在朝堂上知道了李渊的动作之后。长孙无忌等人才会做出这样的决断。 让李渊去攻占大兴。将这座大隋的都城攻陷下来。这样就可以使大隋的威望大降。自己等人的计划要实现的话就会更加的容易。 秦琼在四明山上就一众反王击败之后。便马不停蹄的向着洛阳赶去。想要将李渊的造反趁早扼杀掉。免得影响到大隋的江山。不过秦琼也并不是特别着急。长孙无忌等人的能力。秦琼是知道的。秦琼不认为李渊攻陷关中的害处他们看不出来。秦琼觉得由长孙无忌等人配合。张须陀做大将。李渊不会闹腾的太凶的。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他手下的那一群人已经做出了决断。断绝了张须陀出兵的可能。准备让大隋的威望一点点的往下降。 这一章有些杂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