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臣_第一百八十四章 惊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四章 惊怒 (第2/3页)

况且杭州人来人往地,难保有人将消息在城内乱传。”

    “还好张信平时里不喜外出,我们还有时间解决这个问题,不过为了心防万一。”任乐安肃容说道:“本官决定。在他离开杭州之前。每日都到驿站去缠住他。”

    狡猾的狐狸,不少人心里暗骂起来,这分明是借机去巴结皇帝地近臣,还说地那么义正词严,这样的差事谁都愿意啊。驿站之中,张信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听取王杰的汇报。

    “二十三日,常州府靖江县大风雨。潮如海,如是三日,民庐倒塌,漂没死者数万。”

    “二十四日,南畿及浙西数千里间,上洋海啸,邑无完屋。”

    “二十五日,吴江大风竟日,太湖水高丈余。沿湖三十里内人畜屋庐,漂溺无算。崇明飓风,平地潮涌丈余,庶民淹死无数,流移外境者甚多。”后。你有什么感觉?”静静地听完王杰的汇报后,张信沉默不语。半响之后轻吐一口气,转头望向麦福。淡淡的询问起来。

    麦福张口欲言,准备说些灾民可怜,自己激愤异常之类地话,但是在张信地注视下,麦福沉默了,因为他发现自己居然没有任何感觉,哪怕是听闻有成千上万的人丧生了,他心里依然没有半点反应,可以用无动于衷来形容。

    “没有丝毫感觉,是吧。”张信冷嘲说道:“这些官员也是这样,哪怕这些人就死在他们的眼皮底下,他们依然不会有一丝反应,因为这些人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他们凭什么为灾民的死伤心流泪,只要自己平安无事,顶上乌纱保住就好,为何要管他人死活。”麦福和王杰默然,安静的聆听张信继续嘲弄说道:“在这些汇报中,我从来没有听到有提及官员们在灾难之时有何动作的,既没有开仓放粮救济百姓,也没有出面安抚灾民们的情绪,更加没有与灾民们同甘共苦,只听到在事发之前,见势不妙丢下自己治下百姓,收拾细软逃离而去的消息,真难为这些平时吃得肥头大耳地老爷们了,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居然还能记得带上七八房小妾,却因为家务繁忙,忘记给百姓们贴出一张安民通告。”

    “最让我感到不安的是。”张信冷笑起来:“为了不让我知道此事,官老爷们真是煞费苦心啊,派出兵丁还不够,连官衙差役都出动去围睹乱民,真是有心之极。”

    麦福和王杰继续垂头聆听着,不过两人心里都已经明白,张信现在心里已经满肚子火,肯定有人要倒霉了。

    “麦福,以我的名义写一份奏折,附上这份秘报,让秘卫以最快的迅速将奏折呈送给皇上。”发泄之后,张信心情缓和一些,但是语气还是十分冰冷。

    “请大人稍等。”麦福一听,马上去准备笔墨纸砚,片刻之后就将奏折递给张信,张信随意浏览,也没有修改之意,直接盖上自己的印章。

    “早知道的话,向皇上求一道巡抚江南的圣旨,现在又何必多此一举,也不知道时间是否还来得及。”张信喃喃自语,不知不觉中心里开始对权力渴望起来。

    北京紫禁城,乾清宫。

    “张璁,你的见解深合朕意。”朱厚点头赞许说道,如白玉一般地脸上透出红润光泽,可能是经常紧绷的原故,原来柔和的脸颊略显几分生硬,却更添成熟稳重之色,明亮的眼睛偶尔射出几道精光,真有些不怒而威的味道。

    “这只是微臣一时之愚见,还请皇上择善而从。”张璁恭敬说道,心里却美滋滋地。经过自己多月来地努力,终于让皇帝认识到自己并非只精通三礼而已,对朝政还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地。

    在张璁心中,崇礼之事只不过是自己得到皇帝赏识的门槛而已,他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皇帝只把自己当成礼争顾问这样地角色,张璁要证明给皇帝知道,自己除了三礼之外,还有治国平天下的本事,张璁不想一辈子都被别人当成邀功媚主的弄臣,杨廷和、费宏他们才是自己的目标。

    朱厚满意的点头。用朱笔在奏折上写上指示后。继续拿起另外一本奏折阅读起来,而张璁也毕恭毕敬的站立着,遇到皇帝咨询时,这才快速组织语言,按照自己的理解回答皇帝的疑问,就是这样一问一答,时间过去大半个时辰,张璁却丝毫不觉得劳累。反而更加显得神采奕奕,精神振奋。

    “哼”

    这声音似乎是皇帝发出来地,张璁心中一惊,悄悄抬头观望,发现朱厚脸色不愉地看着手中的奏折,显然上奏折的内容惹怒朱厚了,不过张璁左思右想,却不知道皇帝为何生气,这段时候朝廷虽然为兴献帝礼注之事偶有争执。但是总体来说还算平静,皇帝大臣们也习惯这样的气氛,就算是朝臣们争相上疏向皇帝谏言,朱厚也不会动气的啊。

    “张侍读在江南奉公守法,尽职尽责的为朕督办织造之事。为何总是有人上疏参奏。”朱厚冷声说道。随手将奏折搁在一旁,根本没有处理的意思。在朱厚看来,这些折子所奏的内容纯粹是无中生有。造谣中伤。

    “皇上息怒。”黄锦小心翼翼地说道。

    “再过不久张侍读也该回京了,他们就不能消停一会吗?”朱厚脸色稍缓,语气却一点也不客气。

    对此张璁没有发表自己的的意见,自从张信下了江南之后,江南各地的御史没少上奏折弹劾张信,什么聚商惹事,以势欺人,与民争利的罪名数不胜数,可是朱厚却从来没有理会过,心情好的时候还批复一句,大多情况下都是将奏折压下璁沉默片刻后,忍不住好奇问道。

    “纵容锦衣卫欺压百姓,而且还贪污受贿。”朱厚冷笑说道。

    “胡说八道。”张璁下意识的反驳说道,虽然没有证实,可是张璁还是收到一些风声的,知道以张信的身家,不须要接受别人地贿赂,想要什么自己买即可。

    朱厚轻轻点头,正准备开口赞成时,一个太监匆匆忙忙的奔了进来,扑通跪下双手将一份奏折高举,喘息未定说道:“皇上,江南急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