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亲王_第029章 舌战二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29章 舌战二儒 (第2/2页)

“王爷乃水师总理,今儿洵贝勒泰西求学归来,正是大展英才之时……”

    “那个……中堂大人,我毕业的不列颠皇家军事学院,是一所陆军学校……”

    “噢……哈哈,陆军更好,更好……王爷总理海防,洵贝勒你入陆军效力,水陆双全,皆为我大清肱股,朝之幸甚呀!哈哈……”

    原来,老李同志也不光是会怒目肃容,这打起“哈哈”来,居然不弱王爷老爹半分。

    恭恭手,载洵咧嘴轻笑,“中堂大人过奖了,载洵在府中时,便常听阿玛讲:中堂大人平长毛、办洋务,实为中兴之名臣,治世之帅才。如今中堂大人会办水师,更以淮军之勇,由两广及旅顺,一手撑起我大清的万里海防线,您才是朝之肱股,国之重臣呀!”

    听似奉承,实则诛心!

    载洵的一番话出口,不光是老李“哈哈”不出口了,就连周馥也是黑了脸。

    这不是指桑骂槐的说北洋一家独大,拥兵自重吗?就算是……事实也是如此,但大清朝野上下,除了清流党那帮嘴片子敢胡言乱语,其他敢在老李面前这么无礼的,还真不多见。

    “醇王爷不是咱一伙的吗?中堂大人为何非要难为洵贝勒呢?而且……这位贝勒爷还真是猛人……”

    盛宣怀的心中,也有些迷糊。

    前些年督理天津海关时,他挪用公款资济电报事业,事后经李鸿章周旋,还是醇王爷带头在太后那求情才免于降职。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汉阳忙活,协助张之洞开办汉阳铁厂,并不了解朝堂中的政治风向。

    “中堂大人于自己有伯乐之义,而在这大清,想干点实业,离了中堂大人,也实在是干不成什么事。可……醇王对自己也是恩情不浅,就这样难为洵贝勒,真的好吗?”

    商人,讲究的便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哪怕是红顶官商,盛宣怀也在看到载洵的强势之后,有些后悔,“好在……刚才出头的,多是周玉山,我说的并不多!”

    不知道,如果盛宣怀知道在洵贝勒心中,已经把他成货物一样开始估价了,会庆幸还是悲哀。

    载洵亦没有想到,自己一时兴起,挑战了一下老李的权威,竟然在盛宣怀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这年头的商人,或者说任何时代的成功商人,其背后都必有权势支持。就如同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难免会有一大堆女人一样,权钱一体,商人的发迹,永远离不开“权”的庇护。

    盛宣怀不可谓不忠,但“忠”的前提是效忠对象的强大。

    李鸿章垂垂老矣,在这个平均年龄不足五十岁的时代,已近古稀的老李同志算是长寿之人。而盛宣怀则刚逾不惑,李鸿章活着,他自然是在大清呼风唤雨的盛大财神,可若是等老李……“待宰之肥羊?”

    抬眼望了望与中堂大人隔桌而坐的幼稚脸庞,盛宣怀心中突然涌出一句话:世界是我们的,世界也是你们的,可这个世界终究是年轻人的……

    李鸿章终究是千年狐狸级的人物,载洵的冒犯让其心中极为不喜,却还没有到怒形于色的地步。虽然,京中的耳目早就传出:太后十分欣赏这位洵贝勒,并有意对其重点培养。

    但在老李同志眼中,载洵本事再大,也还只是一个小娃娃,能翻得起多大的浪花?

    什么叫“轻汉臣,重旗人”?

    这事儿还有比老李更门儿清的吗?想想恭亲王又如何?

    没有恭亲王,哪还有今日的圣母皇太后和光绪帝?若是没有辛酉政变……连老李也不时会在心中腹诽一下肃顺被斩前,于菜市口上喊出的那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味深长呀!

    以载洵今日的表现,算得上是个人才,还是旗人中少见的卓识之辈,但……“能比得恭亲王吗?”

    曾执掌军机的恭亲王奕訴是皇族中少有的让李鸿章真心敬重的人物,概因二人思想接近,同为洋务运动之中流砥柱。而在其看来,载洵再有见识,也很难达到恭亲王的高度。

    “或许,再经十数载年磨砺,他也能垂首御前,领班军机。现在吗……”

    “哈哈……不知贝勒可有兴趣在天津暂留几日,玉山(周馥字)正欲代老夫巡视北洋水师。月余之后,王爷也将亲临天津,检阅……”

    “多谢中堂大人看重!但载洵于陆军学院毕业,对于水师之法,完全是个外行,怎敢妄加评议?况且刚刚留学归来,还未交旨复命,有负中堂大人的好意了!”

    爷不给你机会显摆,另外还顺便讽刺了一下老李同志任人唯亲,以完全不懂海事的丁汝昌为水师提督……看着李鸿章一张老脸渐如枯木般凝固,载洵心里暗爽,却也知道,从此以后,这仇便做下了。

    “那便如何,待爷回京,本来就是要去给中堂大人添堵的。至少翁师父知道了今日之事,必然极为欣慰!”

    载洵想的是:反正老李也和自己尿不到一个壶里,还不如哄得翁师父欢喜了,等台湾特区开建时,找户部批点政策神马的,也好说话不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