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任香江飞虎队教官,大力推广《易筋经》! (第2/2页)
拳练枪到了痴狂的境界。李书文的家离师门相距约75公里,他每天晚上在师门练习一个时辰。每次往返的路上,他不像别人一样正常赶路,而是一步一拳,一步一掌,一步一肘练着走。练枪时,他一边走一边拧着大枪栏、拿、扎。 他修习武林绝学《易筋经》、《锻骨经》和《洗髓经》,以超常的毅力,获得了超常的劲力。几年后,他的功夫突飞猛进。在家附近捋桩靠桩,碗口粗的枣树、槐树多被他练拳脚震死,成为他的练功桩;练习打沙袋,从50公斤到300公斤的沙袋,他掌击、肘顶、肩撞、背靠,不知打烂了多少条;习练大枪,“抽撤”、“缠拿”之枪力把大门框划烂,将门前屋后的枣树全部划死。为练好“摧枪问准”,他对准粗树练,对准细树练,对准插好的高粱秆练。” “李书文能有今天的成就,和《易筋经》有着很大的关系,《易筋经》练到高深,气满全身,就算没有经过锻炼,也能力大无穷!” 王钟一脸认真的说道。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易筋经一直是珍藏之物,师徒父子之间口耳相传,每次重现江湖都会引起腥风血雨。你们很幸运,出生在一个开明的时代,更幸运的是,你们遇到了我,我将会毫无保留的传授你们《易筋经》十二式!” 飞虎队对队员有些诧异的看着王钟,他们没有想到《易筋经》在现实中也有如此神奇的效果,但是他们的眼中还存在一丝怀疑,毕竟,《易筋经》离普通人实在是太遥远了! 别说见,恐怕听都没有听过! 就算听过,也是在武侠小说当中! 王钟见飞虎队队员眼睛中还是有一丝怀疑不信,决定亲自做一个实验,让他们见识下《易筋经》的神奇! 飞虎队队员诧异的看着王钟,一脸的茫然! 因为王钟径直从讲台上走了下来,慢慢的移动到了会场的墙壁附近! “他要做什么?” 所有人的心中都存着这么一个疑问。 难道他要离开? 还是王钟用这种方式在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就在众人心中百转千回的时候,王钟用他的实际行动,向众人表明了他的想法!
王钟使劲一跺脚,整个会议厅都仿佛震颤了一下,借助跺脚的力量王钟的后背狠狠的撞向墙壁! 铁山靠! 铁山靠是八极拳中的一个招式!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八极拳,中国拳术名称。“八极”意为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处。其动作朴实简洁,刚猛脆烈,多震脚发劲动作。八极拳的“八极”一词原为古地理概念,源于汉《淮南子坠形训》“天地之间,九州八极”。“八极”用于武术,则取意于“八方极远”之地。清末民初时,因王中泉,张景星,李书文,王连峰,霍殿阁,刘云樵,吴会清等人而闻名中国。八极拳现在盛行于中国北方及台湾。后传入日本、韩国及其他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丹麦、意大利等地。 铁山靠可以说是八极拳中威力最大,名声最响的一个招式! 练拳得到其中三味者,可以轻易的将人脊椎撞断,因为杀伤力巨大,向来是八极拳的不传之秘! 王钟的实力显然不是仅仅想要将人的脊椎撞断! 他有更远大的目标! 那就是撼山! 嘭! 随着王钟的脊背和墙壁进行零距离接触! 众人感觉房子都晃动了一下! 很快他们就发现,那不是一种感觉,而是确确实实发生了! 强大的力量通过墙壁传递到了顶棚,产生了短暂的震颤,屋顶的吊灯受到这股力量的影响,不停的摇摆起来! “地震了吗?” 所有的人都惊惧的看着屋顶,吊灯左右摇摆着,看上去仿佛刚才发生了一场地震一般! 王钟的右脚再次跺在地上,他的身体再次狠狠的撞在墙上! 整个会场再次震颤起来! “是真的!” “真是因为王钟!” “人类的力量怎么可能!” 所有人心中都有无数的疑惑,但是没有人在怀疑王钟的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颤动会场,这个看似天方夜谭的想法真实的呈现在众人面前! “为什么?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强大的力量?” “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易筋经》!” 王钟一脸笃定的说道: “少林寺中现在还有很多老和尚,他们修行《易筋经》一辈子,rou身内蕴含着超出常人想象的力量。少林寺的大殿是十分高大宏伟的,但是这些老僧用身体一撞,房顶顿时会有灰尘落下!” “这么厉害!” 飞虎队成员嘴巴大张,一脸震惊的说道。 “当然!” 王钟肯定的点了点头。 “现在你们学不学?” “学!” “一定要学!” “这是真正的瑰宝啊!” 所有人都摒弃心中的轻视,目光炯炯的看着王钟,脸上写满了渴望和兴奋。 王钟见目的达到,眼睛中流露出满意的神色,并且重新回到讲台上,继续一招一式为飞虎队成员讲究《易筋经》的奥秘! “第四势:摘星换斗势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八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自然置于背后。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连续5-10次。 诀曰: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回收左右侔。 第五势:倒拽九牛尾势 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举至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随呼吸反复5-10次。 诀曰: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r1152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