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二章 永恒天国,天书的灭世计划! (第1/2页)
“我查遍了命书,都没有你的痕迹!你到底是谁?” 何有求看着王钟,一脸认真的说道。 “你说我是谁?” 王钟有些诧异的看着何有求,这还是自己在这个时空,第一次被人提出质疑,这个天逸先生果真的是厉害,但是他不相信天逸先生能够探查到自己的来历! 天逸先生看着王钟,没有立即说话,而是双手噼里啪啦的拨弄起算珠! 你是不老不生不灭的僵尸? 不对! 你是盘古一族? 也不对! 你是大地之母盖亚的手下? 还不是! 天逸先生一脸震惊的看着王钟,他提出了好几个假设,但是最后都被自己给无情的推翻了! 王钟就好像凭空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一般,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你到底是谁?” 天逸先生声音有些沙哑,恐惧的看着王钟,人类的恐惧来源于未知,对天逸先生这种来说,未知更加的可怕! “我是王钟!” 王钟没有任何犹豫的说道。 “不,你不是王钟,按照皇极经世书的记载,王钟几年前就已经死去!你到底是谁?” 何有求看着王钟,一脸笃定的说道。 “我不是王钟,那么我是谁?” 王钟看着有几分癫狂的何有求,一脸微笑的说道。 “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天逸先生何有求抱着皇极经世书快速的翻动着,试图寻找到王钟的命运,但是他不论他如何翻动,都找不到丝毫痕迹。 “不用抱着那本书乱翻了,皇极经世书虽然是一本奇书,但是他终究是一个死物!” 王钟看着有几分癫狂的何有求。有些无奈的说道。 “天书共有三卷,分为天地人。地书在盘古一族,他们世代进行守护。天书就是我手中这本《皇极经世书》,还有一本天书不知道流落何方。只要三本书合为一体,便可拥有控制三界十方六道众生的力量,威力足以毁天灭地。更能逆天改命!” “大道五十,其衍四九,天地间本就有遁去的一!” “就算你拥有真正的天书,算不对,也是正常!我辈修者本就是逆天改命,打破命运的牢笼” 王钟淡淡的说道。 “天地间有能够摆脱命运的束缚么?” 何有求的眼睛陡然亮了起来。有些欣喜的说道。 “自然是有的,道教先人曾经说过,一粒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 “只要你成就金丹大道自然能够逆天改命!” 王钟看着一脸欣喜的何有求,心中不由的暗暗的叹息,他是个天才,本来可以有大好前途,可以像马小玲一样,守正辟邪为苍生造福,可是他只为了令他心爱的女人能够还阳写了“还阳禁咒”而被逐出师门。倾尽半生心血皆为了能够逆天改命寻找到永恒国度使他和六月能够再在一起。当然,他犯着了一个人,应该说一个神:“命运”。于是他被“命运”附体,成为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可怜人,不但不能再逆天改命,就连自己的思想和命运也不能cao控,更不能和六月在一起了,他完全失去了自己,最后不得不让“命运”用他的手杀死了他最亲最爱的两个人:他的亲生大哥何应求以及他为之付出一切的女人六月。可惜一代英杰,落此下场,算起来。他比完颜不破可怜多了。 在为他叹息可惜的同时,他的命运归咎起来。却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一手毁灭的。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若不是他自私。他不会写还阳禁咒让一个死人复活,还带着一个魂魄在身边十二年之久,若不是他为了一己之私,他不会占着天书一直想要改命从而惹到“命运”使他最亲的人都灰飞烟灭。其实六月劝过他多次:老天爷能让我们在一起这么久已经是一种恩赐了,缘份已尽,不能强求……但他偏要强求,结果引火烧身。 “金丹境界?怎么可能?在这末法时代,怎么可能有达到金丹!” 何有求一脸不相信的说道。 “我不相信当世有人能够成就金丹,你一定是在敷衍我,就算大地之母,瑶池圣母,人王伏羲,乃至尸王将臣这些人都没有超脱,摆脱命运的束缚,你又有什么能力能够摆脱命运!” “真意发真知,灵知也自应。三家合一家,倏尔身心定。 虚室却生光,静中又复阳。采来勤锻炼,化就紫金霜。 灵窍慧光生,性现尘情灭。朗朗夜明珠,无处不皎洁。 噪性化真性,人心变道心。若非神火锻,矿里怎分金?” 看着有几分癫狂的何有求,王钟无奈的叹息一声,淡淡的说道。 “金者,坚刚永久不坏之物;丹者,圆满光净无亏之物。古仙借金丹之名,以喻本来圆明真灵之性也。此性在儒则名太极,在释则名圆觉,在道则名金丹。名虽分三,其实一物。儒修之则为圣,释修之则为佛,道修之则为仙。三教圣人皆以本来真性为成道之本也。愚人不知,或用五金八石煅炼成药为金丹者,非也;真性在大造炉中,经火煅炼成熟,与天地同长久,与日月同光明,岂凡世有质之物能成哉?求叔说你是修道的天才,可惜你却执念太重,否则你一定会触摸到丹道的门槛!” “你已经达到丹道境界?” “你是不是能够改变命运,一定是这样的,我发现只要和你接触过人,或多或少都改变了命运!” “张伯端思想端承钟、吕之学,祖述黄老,仿效《周易参同契》,著为《悟真篇》,内丹之学遂大显于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之:“是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推为正宗。”张伯端认为道、儒、释“教虽分三,道乃归一”。但与全真北宗不同,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后性。张伯端主张修性又修命。而且是先从修命下手,所以能出阳神,而禅法只求速成,跳过了命功,所得便落於下乘,只能出阴神。所以南之宗虽然对禅法多有所取,但比禅法更加全面。在修行上,张伯端反对形式上的出家离俗。隐避山林。而主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