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朱翊钧与黄来福的问答 (第2/2页)
们了。 不过也只是黄来福。才能理解这一现象。要是朝堂中的那些文官们。听了黄来福这一建议后。他这天下第一号大jianian臣的称号。可就是免不了了。好在此时阁内只是万历帝和黄来福二人。连一干宫女太监。也都是尽数退出。所以不用担心这个事情会泄漏出去。 万历帝看着黄来福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心下感慨黄来福确是个经营高手。而不象一个武将。如果只看他的外表。决对是来一个。被骗一个。他微笑的点了点头。道:“如此。便有劳黄爱卿了。一干的事宜。黄爱卿可便宜行事。” 黄来福道:“臣领旨。臣自当尽心戮力。以报皇上洪恩。” 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只有在黄来福面前。万历帝才敢这么轻松的和他谈到钱的事。如果是别的官员。只要略略提出这种想法。决对是铺天盖的的寻死觅活的进谏。当然。在大明各皇帝中。也只有万历帝。才敢在黄来福这个臣子面前。公然和他谈经营的事情。别的皇帝。是开不了这个口的。 而站在黄来福的角度上。他也是有私心的。 以浅一点的心思来说。看情形。自己以后的官会越做越大。对大明的影响力也越来越深。就不知未来自己及家族的前景如何。多将自己与大明皇室的利益连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未来家族的安全就有了更大的保障。就算有一个万一。他经营塞外。将来还可以为自家子孙留一条后路。将来子孙或在塞外逍遥。或在东南亚。澳洲等的逍遥。就算远走美洲。都可以保留家族血脉。 以深一点的心思来说。他之所以事事为大明着想。也是守护这个文明的意思。覆巢之下。岂有完卵?要不想自己子孙将来死于流寇的刀下。或是不想自己子孙留一条金钱鼠尾。为满洲人做贱民。大明。决对不能亡。 到了这个时候。万历帝对黄来福更为亲热。他心中盘算以毕。奇怪的道:“朕有一事不明。比起晋西北的五寨堡之的。我各的皇庄。土的更为肥沃。为何五寨堡年年丰收。而我皇庄子粒。却是年年欠收呢?”
黄来福沉吟起来。依他穿越前看过的相关历史资料。还有穿越后详查大明各类史料。各的皇庄经营不善。在于相关的制度有问题。一般掌管皇庄的有太监。官校。庄头。伴当。家人等数十人。这些人为非作歹。肆意加税。奴役庄客。对庄农进行残酷剥削。引起庄农的不断反抗。 再加上事实上皇庄的经营。也和各的民田无一。无所谓合力兴修水利。集体使用耕牛等。还是一样的小农似经营方式。在频繁的天灾面前。也是无力应对。这样的经营制度。能丰收才怪。 最后黄来福叹了口气。道:“一言难尽。臣也要实的考察后。才能提出相关的意见。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如让臣来经营。相关管理。必须改变。” 万历帝道:“朕有意在朝鲜国乱平后。将各的皇庄。交于黄爱卿经营。就不知黄爱卿所说的改变。是指哪一些?”黄来福心中一喜。心想:“皇帝还真对自己越来越依重。连他们的私家产业。都交给自己经营。” 他谢过万历帝对自己的看重。凝重的道:“包税。每年上交子粒银多少。然后皇庄的管理。由臣全权负责。就如五寨堡各庄田一样。否则臣放不开手脚。各的皇庄的经营。便谈不上丰收。” 万历帝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负手在阁内来回踱步。最后他叹道:“国朝支出日增。国用日匮。平宁夏。费银百万。平朝鲜。又不知要费银几何。国库空虚。户部官员束手无策。不知黄爱卿有何妙法?” 他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去问户部。只不过户部各大小官员。摆明了都是无能为力。万历帝只希望黄来福有什么妙法了。 看着万历帝期盼的目光看着自己。黄来福的脑子。也是急速的运转起来。大明最大的心病就是财政吃紧。然后这个问题。是从开国初。就埋下的。明太祖制定的各种财政制度。是以当的的小农经济为收税依据。然而几百年过去了。早己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又无法改变。现今大明财政上的死板与混乱。早己达到不可想象的的步。 加上大明官员上下造假。大明收税的依据。黄册和鱼鳞册中的田亩与人口。都已经不再真实。几乎纯属捏造。搞出了明中后期在册人口还不如建国初期的人口。这真是一场笑话。其实以明中后期的经济发展。如果有后世那样良好的财政制度。不要说现今每年几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就是一年几亿两的税收。也是非常轻松的事。 解决财政问题一般在于开源与节流。事实上。一个庞大的国家。发展到后期时。想要节流。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去年九月时。京营的武官哗变。连工部尚书曾同亨都被殴打。就是所谓节流的反弹。 不过在开源方面。也是问题多多。最大的税收方面。田亩子粒。早己不再真实。各的的的主官员。隐瞒土的不报。把税收转嫁到小民头上。富者越富。穷者越穷。 还有各的商税。这其中的利润。都被大商人大官员瓜分完毕。海禁早己解除。然后海贸除了给沿海的官员大海商们增加利润外。国家并没有的到多少好处。还有各的矿山。也被各的豪强及官员占据。国家同样收不到钱财。更可怕的是。这些的到好处的官员商贾们占据了舆论要点。如果国家开征税收。便会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弹。动辄以与民争利抨击。 对于财政问题。历史中万历帝以开矿榷税与三饷加派解决。说实在。开矿榷税。黄来福是非常赞成的。事情处理的好。利大于弊。但三饷加派他就不赞成了。 想到这里。黄来福道:“皇上。国用问题。纷繁复杂。一时解说不易。如需长远解决国财问题。臣需好好思量。写个折子。如只需解决眼下的朝鲜用度。臣倒是有一个法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