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大好头颅值三千贯 (第3/3页)
上调整一下。
傍晚时分,军议散会了,受时穿提醒,大将们纷纷奔往段氏铁匠铺,李彦却不愿跟去,他尾随着时穿,口口声声说:“我知道,最好的武器一定藏在你家,时兄,好歹也并肩作战一场,卖我一口好刀。” 时穿随口敷衍着,李彦则步步尾随,跟着时穿转去了州衙侧én,看着时穿敲开衙én侧én,唤出了一个én子,低声询问:“宋知州在吗?” én子低声回答:“知州大人病重了,理不成事,所以搬去了白虎山,给招讨使大人让出了州衙。” 哦——时穿点点头,领着李彦转往甜水巷。他本来想着黄娥去了乡下,甜水巷大约空无一人吧。没想到甜水巷里居然有人等待…… 这段时间,时穿主要居住在乡下,那些n孩也跟着时穿在崔庄学习玩耍,城里的房子成了她们进城逛街的休息点。当然,城里还有两个作坊——香膏、香胰作坊。当然,随着时穿的产业大部分移往崔庄,城里的作坊变成了一个分装车间。 宋代末期,类似职业经理人的角sè已经出现,时穿将城里两间作坊以及箱包店完全委托给了职业经理人掌管,而这些店铺作坊的做账,则由他建立在锦绣街的会计师事务所管理。该事务所还负责管理左斜巷、锦绣会馆的收益。 这样一来,黄娥平常待在城中,不过是顺手查查帐,顺便与自家庶妹、继母来往一下,宴请官宦n眷或者赴她们的宴会,祥和宁静地享受城里的繁华与舒适,过着千年以来,寻常官宦n眷的寻常生活。偶尔,姐妹们放假,也会来城里闲逛一下,与黄娥相聚片刻。 再后来,随着玫瑰园的建成,“城中生活舒适”这一点借口也消失了,许多姑娘自此不愿意往城里跑,唯有环娘时不时想着来城中寻个街,享受一下路边摊贩的恭维。 这次,墨芍也是陪着环娘才来甜水巷玩耍的。n儿节桃hu节当天,时穿赶去沭阳县送嫁。哥哥走了,几位jiejie出嫁,玫瑰园冷清了很多,环娘跟崔小清说不上话,黄娥又忙着清点这一年乡下的总账,以及布置chun耕事宜,学堂里放假了,环娘觉得很无趣。 这一年的下半年,环娘被时穿要求上学堂,可是书读得越多,环娘觉得跟同龄人越无法jio往——时穿的学堂是教人智慧的,相比之下,同龄的孩子显得很懵懂,或者因灌满了洗脑知识显得很éng昧,与她们常常说不上两句,就被别人当做异类排斥。于是,百无聊赖的环娘便要求去城中玩耍。 这会功夫,海州因梁山好汉的入侵,显得很慌àn,但海州城里时穿的势力并不小,黄娥忙着不知chun耕——这一年,玫瑰园要种下玫瑰,葡萄园要开始播种葡萄苗,而父亲的茶山也要移植茶树,黄娥真的没时间玩耍。而其他几位姑娘要么想继续上学,要么也不愿往人多处钻,只好由墨芍陪着来了。 时穿进én的时候,环娘不在家,她又领着两位小黑仆逛街去了,唯有墨芍坐在初chun的阳光下,拿着个绣hu绷子懒洋洋的绣着hu,并跟旁边的豆腐西施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见到时穿出现,墨芍欣喜地扔下绣hu绷子,刚想扑过去却见李彦站在旁边,她只好乖乖站起来,行了个礼,但她还没来得及说话,豆腐西施已经很夸张的迎了上去,的招呼:“大郎,我听说你从海州回来了,呀呀呀,那群梁山匪徒没有伤着你吧?” 豆腐西施把话说完,才注意到跟随来的李彦,李彦赶紧冲墨芍行了一个礼,倒把豆腐西施闪到一边。只听李彦恭恭敬敬的问候:“墨芍姨娘,多不见,一向可好?” 墨芍轻轻的福了一礼,招呼说:“李大将几年未见了,请稍坐,奴家这就去奉上茶汤……” 墨芍说完这句话,转就走,李彦咳嗽一声,想招呼墨芍,但墨芍脚下不停,一头扎进自己房间里。等李彦收回手来,这才尴尬的看到豆腐西施唿扇着大眼睛看着他微笑,李彦赶紧唱了歌大féi喏:“李三娘,有礼了。” 豆腐西施娆的噗哧一笑,招呼说:“李大将请安坐,奴家也去后面帮着照应去,嗯,天sè不晚了,李大将可是要在这用饭。” 李彦挠了挠头,再度冲豆腐西施拱手:“叨扰了” 豆腐西施咯咯一笑,扭着杨柳腰向后堂走去。 稍后,几个黑仆端上来茶水,宅院里厨房方向飘来了菜香,但墨芍与豆腐西施不曾出现,李彦摇着茶杯,等待时穿开口。时穿没话找话的问:“李大将准备这次怎么着手。” 李彦赶紧放下茶杯,ch手不离方寸:“时兄客气了,这话问的太见外,你还是随意点好。” 时穿哈哈一笑,重新换过问话方式:“听说你也带领一支百人队,这次你打算怎么干?” 李彦摇摇头,神sè凝重:“说实话,我从来没有搜捕过马贼,一向以来,我总是仗着马快欺负那些盗贼,可是我知道我的马术并不出sè,跟真正的北地好手相比,差的老远了。 我听说京东西路也有不少好手,我若认为自己胜过所有的京东西路好汉,那就是井中之蛙的浅薄。而梁山好汉把京东西路打了个遍,多少知名好汉栽到他们的手上——我不认为自己比京东西路的好汉强多少,所以,此次出战,胜负真的难料。” 时穿哈哈一笑:“据说宋江投奔梁山匪的时候,有个道士给他算了一个命,说他是‘因水而兴,因水而亡,得水而昌,往水而败’——我是不相信这种江湖骗钱伎俩,但宋江投奔梁山泊后,得以带队纵横京东西路,可不是‘遇水而兴’,这次他来到海州城,海州海州,难道宋江不会‘遇水而亡’。” 李彦腰抖得直了起来,他眼睛亮得像灯泡,喃喃的说:“上,宋江悬赏三千贯。” 时穿补充一句:“杨志、李进义也悬赏同样的金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