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51章 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1/2页)
第451章不问苍生问鬼神 第451章不问苍生问鬼神 诸卿误我——这话是道君应当说的吗? 就算要说,也不应该当着宇文虚中的面说吧? 这时候雪仍在下,天空霾,从窗户中望出去,天地呈现一片白色——宇文虚中的脸色比天空还沉。 宇文虚中是厚道人,只顾着脸自己生气,另一位小人物——职方司员外郎秦桧在时穿的海监司久了,常常学的跟时穿一般腹黑,他哈的一声笑了,淡淡的说:“原来宇文大人与我调离登州,不是陛下做主的,原来这朝廷早已不由陛下做主了。” 艺术家道君皇帝脸一红,再也哭不下去了——当初满天下都在说不要伐辽,是他坚持的,并且是他把反对者要么流放要么贬谪,如今他说“诸卿误我”,谁误了他,他误了谁? 道君皇帝急忙转移话题,连胜催促明发诏书——将刚才宇文虚中所写的几封诏书发布在邸报上,让天下人都看看。 诏书抵达执政堂,执政们见到诏书立刻炸了——这不是指责我们执政是废物,否定我们的工作成绩吗?执政们不好替自己申辩,只好转折诉求:批评宇文虚中过于偏激,竟然全盘否定了圣上二十多年来的丰功伟绩。当大敌来临之际,宇文虚中写这样损害民族自信心的诏书,彻底败坏国家形象,导致亲者痛仇者快?……就差说宇文虚中是拿了金人津贴的“金分”了。 宇文虚中怒辩说:“苛政使民不聊生,社稷倾危,当此危急时刻,执政大臣们应改弦易张,不应掩耳盗铃,继续蒙蔽百姓。” 秦桧、李若水等小人物也上前帮助宇文虚中辩论,双方争论激烈,御笔诏书经过几次修改还是未能通过。 稍后,枢密院报告金兵已陷安利军黎阳,距离东京城不过三百里 于是,道君皇帝出面调和说,“汝等先别争论了,待寡人深思熟虑后,再做定夺。” 到底发不发,这是个问题 诏书一旦发布,陛下伟光正的形象就要蒙羞,而不发诏书,民们将不准明白真相的“不明真相群众”,皇帝面子算是维护住了……可是救兵从哪里来? 道君委决不下,这时候人类的话他已经听不进去了,只好求助于神灵——是夜,道君前往景福宫昊天上帝像前,连续进行100次膜拜,请示应该怎么办,是公开自我批评的诏书还是压抑着。应怎样应付眼前的困局?祈祷后求得一签,签文是“革则无悔”。 赵佶请唯一许在场的金门羽客、“冲虚通妙先生”王文卿解释,王半仙认真地思索了一会儿,有板有眼地指教道:根据:变革依循天时,顺应民心能消弭后祸,可知昊天上帝已准许皇上改革,切除弊政。 赵佶恍然大悟:“对啊,这种形,我还犹豫什么?不变革就要指望王黼、蔡京、童贯来救我,可是他们……嗯,童贯是废物,蔡京跑路了,王黼被我罢免了,我现在还能指望谁?不变,是死路一条啊” 第二天,赵佶命令将这两份诏书公布天下。 正月22,道君皇帝下达,随即不停枢密院的建议,选定宦官梁方平率领京城剩余军主力去防守浚州的黄河大桥,并要求该太监将军:一定要把金兵阻挡在黄河以北,争取给勤王军队以缓冲时间。 当,汴梁城百姓欢送子弟兵开往黄河防线…… 25,诏书抵达登州,时穿正在给登州团练与厢军发放武器,新发放的雷火枪已经有了雷帽发火,彻底成了后装滑膛枪。曾经参加过南方剿匪,指挥过雷火兵作战的林冲,拿着一把雷火枪不释手,只说:“这枪好,后装火药,好咳咳,以前弹药从枪管塞入,装填麻烦,且装上枪刺的话,根本无法装填。如今后装火药,激发用雷帽,即使枪刺装上也能装填,这样的话儿,长枪手算是彻底终结了,咱们的雷火兵一个顶两个。” 时穿叹了口气,说:“可惜旋还没做出来,枪管只能是滑膛,否则的话,做出来复线,子弹能打得更远。” 徐宁插嘴:“大人,这火药似乎跟原来的也不一样?” “记得动去南方剿匪的时候,我曾说我们搞出来合成碱技术……有了这项技术,三酸三碱就齐全了,用酸液处理吉贝棉,我们得到了新火药:硝化棉。用硝酸处理脂油,我们得到了另一种烈:硝化甘油……还有,玻璃粉与铜丝配合,我们得到了霹雳弹的新式导火索。 所以我们现在的新式火枪可以做到枪管更细,打得更远。可惜受限于切削刀具,我们做不到对枪管的精细加工,另外因为机械加工水平所限,咱们暂时无法做出连续发的连珠枪……我们要面对的是数十万骑兵啊” “可以了”,登州知府宗泽笑的咧嘴:“如今这些团练已经胜过以往了,我现在最想知道,厢军什么时候换装?” “产能啊”,时穿随口说了一句:“三年积累,才有三万杆火枪,一年一万杆的制造水平,已经很罕见了。” 说着,时穿一指边的赵师侠,夸奖说:“火枪制造极为昂贵,这批火枪还是燕王赞助,才得以购买,否则的话,京东东路团练还无法换装。厢军上百万,他们要想换装,咳咳,我还真不知道这笔钱从哪里出。” 宗泽愣了一下,赵师侠乃燕王赵德昭七世孙,至今头上仍挂着燕王虚衔,可平常时穿从不提对方的王爷份,因为这份很敏感。而作为宗室子弟,燕王赵师侠名下拥有一座银矿,这辈子钱足够花了,但如果他要拿出钱来装备军队……这件事就更敏感了。 宗泽回望着通判刁翚,后者咳嗽一声,提醒:“大人,从京师来的使者冒雪跑了八百里,正等在廊下,这时候也该缓过来了,大人当传见他了。” 时穿淡然的把手中抢交给一名团练指挥,随口说:“棉花,还当多种棉花,这天气冷的人无法伸出手去。” 宗泽担心的提醒:“大人,是不是催缴赋的使者……唉,免夫钱收了六千万两百万贯,我听说送给金人的燕京免税钱都是特制的当十钱,朝廷基本没支出多少,这次几个月,六千万贯都花完了,官家真是……” 时穿平静的拿起一杆枪,授予下一位上前来的团练指挥,勉励几句后,平静地对宗泽说:”这位使者不是为赋来的,前几天我出海巡逻,听到一个消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