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为将须知勇和智,平定天下傲九州 (第2/2页)
跑的快,天空之中除了老鹰别无他敌。若是将飞鸽训练完备,则可料敌先机,百战百胜!久闻丞相cao劳,丞相府亦多疲惫,可设三省六部。三省者,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者,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辖四司,详情难书,陛下可择机询问。” 恩,三省六部制,好建议。 再看第三份,文雄,上书“曹魏者,国仇也。孙吴者,家恨也。我等蜀汉与之皆有不共戴天之仇。然天下大势莫过人心,曹魏无德强逼天子让位,此天下有目者共睹之。我料凉州远征伐又离中原腹地颇远,势必对曹魏有大愤恨之心。素闻曹魏禁了通西域之商路,凉州苦寒之地若无商路如同断其生路。我料凉州诸郡此时已生叛变之念,若遣一使诉说厉害,断可不费一兵一组就可得凉州大半!” 惊天之谋,较之乾义所写的,更甚一筹。 接下来还有“若曹魏得知凉州归附于我蜀汉,与公与私都必倾大军来讨伐。而其中原之兵离西凉之地较远,且不善马术,昔日曹cao与威侯一战,被威侯骑兵杀的割须弃袍可见曹魏之兵多善陆战。若要起兵前来须得长安之兵,长安前有八百里秦川,奔马甚多亦可做训练场所。若是如此,长安空虚,我若遣劲旅兵出子午谷,当可一战夺长安。” 兵出子午谷,可惜啊,夺长安易,守住长安难。 长安天下坚城,其中之兵恐达三十万,益州此时又经南中叛乱,即便平定至多只有十万兵马可与之一用。用十万兵去打三十万兵,若无天时地利人和,休想。 我闭目沉思一会儿,开口道:“宣、乾义、穆顺、文雄三人觐见。”
宦官领命,出门而去,约莫一个时辰才返回,返回时在门口躬身道:“陛下,三人皆已带到。” “着他们进来。” 此时那三人进得大殿,看见天子在上,纳头就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万岁。” 我指着其中一个开学府的答卷笑道:“穆顺何在?” 穆顺上前道:“草民在此。” “此三策极好,朕有意闭关息民,预备北伐之事,你这三策,策策切中朕心。”我放下答卷笑道。 穆顺不苟言笑,拱手道:“虽三策颇好,却不得天时。此南中叛乱,闭关息民只能恢复之前国立,若要更进一步实在难。” “若如此,该何时为天时?” “当以平定雍凉为天时。” “若只取其中一策呢?” “当为地利,陛下,蜀道虽难行,却善成军。我愿带三千人,为陛下练就虎狼之师!”穆顺正色道。 皇帝道:“好。乾义何在?” 穆顺退下,乾义上来:“草民在此。” “你之言语与朕不谋而合,朕且问你,朕曾削州牧之名,换为赐爵,你之意该如何赐?” “当赐为蜀汉赴死之人,五虎将中已去其四,此四人皆为蜀汉立下汗马功劳,若先赐其爵,则他人亦服。” “好,文雄何在。” 乾义退下,文雄上来:“草民在此。” “朕且问你,你这二策以何为信?长安坚城恐百万之军亦难下,你怎说轻易可得?” “长安之坚,城高六丈,八水绕之,轻易不得下。若要成事,需得虚张声势。今我蜀汉疲乏,欲要闭关息民。待万事俱备,陛下亲启天兵,出兵汉中。若张颌得闻,必要一战定音,待那时草民愿亲领一军,为陛下光复旧都!” “好好好,你等三人皆为上天赐予朕的宝物。穆顺听封!” “草民在。” “今封你为辅国将军,总领天军府之事!” “谢陛下!” “乾义听封!” “草民在!” “今封你为胡烈将军,归辅国将军帐下听令,助辅国将军完善天军府之事。” “微臣听封。” “文雄何在?” “草民在。” “你之大智如斯,朕难以分封,今暂封你为安远将军,希夷你往后为朕多出奇划,为朕荡平天下!” “末将领命!” =============== 这几章我写的别扭无比,想必你们也看的很难受。但这只是暂时的,下一章开始就变好了。没办法,写了一次又一次都不满意,写了删,删了写。都是开头没写好啊,唉。。。 废话就到这里,跪求票票收藏支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