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人间劫 第一百六十六章 渡劫之法 (第2/2页)
大太子上前进言道:“父亲!三弟惨死,孩儿感同身受。可是,您大军进犯陈塘关,恐人皇面上不好看哪!” “胡言乱语!”傲广狠狠给了大儿子一巴掌,戟指喝道:“你平日素与丙儿不和,可是心生怨恨,不愿报仇?” 大太子膝行抱住老龙王双腿,大声叫道:“父亲!我与三弟乃是亲生兄弟,岂有不思报仇雪恨之理?!孩儿乃是为了我东海龙族一脉考虑 一众龙子龙孙、龙姑龙婆纷纷上前劝阻,或大声哀求、或跪地哭泣,直闹得厅中乱成嘴!!!”老龙王振臂大呼,将所有声音压下,颓然一叹,说道:“众卿家所言极是,本王不发兵便是。” “陛下英明!”厅中众人出声齐赞,或如释重负、或心有余悸。 “不过……”敖广的声音又将众人地目光集中到自己身上:“三太子的仇一定要报!本王即刻前往陈塘关,看那李靖如何交代!” 大太子出言附和:“父亲所言极是!三弟大仇,不可不报!三弟乃是玉帝亲点行云布雨之神,父亲可命人将此事报上天庭,请玉帝派下天兵天将缉拿凶手!” 敖广闻听此言,眼前一亮,给大太子一个赞许地眼神,说道:“嗯,此言有理。待我从陈塘关回来再细细斟酌。” 老龙王急不可耐,说话间便腾云而去。 朝阳初升,终南山脚下,杨戬抬头仰望着。他曾在这里生活过许多年,有着许许多多的回忆。片刻之后,拔腿往山顶赶去。
对于亦兄亦父地云中子,杨戬始终心怀敬意。当他无意中得知神仙杀劫的真相过后,第一时间就想起了悠然于山中的云中子。 自家师弟到访,自然不需要童子通报,杨戬径直来到洞府外的青松下来见云中子。 多年不见,云中子风采仍然一如往昔,身着月白道袍、足踏云履,自有一股宁静祥和的神韵。 杨戬上前见过,拱手道:“多年不见,大师兄风采更胜往昔,小弟佩服之至。” 云中子起身相迎,上下打量一番,颔首微笑道:“三师弟修为大有精进,如今已不再为兄之下,倒叫为兄汗颜。” 两兄弟相互寒暄,而后相对坐于案前。云中子伸手为杨戬沏上一杯茶,推至跟前说道:“这是为兄自蓬莱岛移植来的野茶,乃是为兄亲手烘焙,三师弟来尝尝。” “好茶。”杨戬细细闻其香,小饮一口,赞道:“大师兄好手艺,小弟却是学不来这番雅致。” 云中子淡然一笑,不以为意,悠然道:“三师弟此来终南山,可是有事寻为兄?” “正是。”杨戬正色答道:“小弟有一重大发现,特来请教大师兄。” “哦?三师弟与我兄说道说道。”云中子来了兴致。 接下来,杨戬将自己的发现和推断一一说给云中子听,并将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心得也一柄奉上。从朝阳初升,直讲到日暮西沉。 云中子静静地听着,神色丝毫未变,始终是一副淡淡然的模样。待杨戬说完,云中子放下手中茶盏,噙着一丝微笑欣慰道:“师弟能有此见地,老师定当大感欣慰。” 杨戬面上泛起淡淡的羞红,讪讪而笑。 “三师弟所言,为兄也是早有察觉。”云中子摇了摇头,站起身除下镇神簪,眉心浮现淡淡的暗红,比之杨戬所见暗淡不少。 杨戬讶然问道:“师兄,这是……怎会如此暗淡?” 云中归拢散发,重新用簪子束起,微微笑道:“就是你所言之煞气,为兄多日清修化解,就成了这般模样。” 杨戬大感佩服:“如此手段,师兄真大才也!小弟此来,本事请师兄下山渡劫。如今看来,倒是小弟冒昧领。”云中站起身来,走到山崖边眺望着夕阳,声音空灵飘渺:“为兄得老师庇佑,身具数桩大功德,万千劫难不加于身。此法,也只有寥寥少数人适用。” 杨戬大奇道:“莫非还有人能有师兄这般功德?” 云中子摇头道:“并非如此,师弟想岔了。大千世界,际遇多多,说不得有多少奇人异事。杀劫虽然广大,却未必没有其他化解之策。” 杨戬若有所思,微不可察地颔首赞同。而后两兄弟笑谈风云,杨戬心中记挂着细腰,不久后告辞离去。(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