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三章 请降 (第1/2页)
推荐朋友的新书——横戈,书号:93295。 ———————————— 北宋时,设有东、南、西、北四京,它们分别是东京开封府(也称汴京),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西京洛阳,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这四京虽是以东南西北命名,可它们的地理位置却并不是严格按照这种方位。汴京西有西京洛阳,北有北京大名府,东南有南京应天府,这使得它们的位置,像是以汴京为中心撑开的三角架。 赵葵的“守河据关,收复三京”的计划,实际上便是守黄河,据潼关,收复东、西、南三京。北京在河北离战线太远,此时还不敢有此幻想。不可否认赵葵的这个计划确是一个可行的计划,它实际上便是将南宋在北面的防线往北推进了几十里,构成了一个自西往东分别是潼关、洛阳、汴京、应天府这样的一条弯曲的防线。但赵葵的计划却没有考虑到蒙军强大的破坏力,这三日汴京路上所见的情景,更让我和王坚等人坚定了我原先的想法。 自从进入汴京地界后,我们便有如走进了石器时代的原始部落一般。虽然我已从王洪那里得到了一些汴京的情况,但是亲眼所见却又有另一番感受。五月已是双季稻收成的季节,可是在稻田里却完全看不见水稻的影子,反而到处都是过膝高的野草。蒙军的抢掠,使得这一带的百姓根本就没有余粮种植。就算有些余粮,面对着成千上万的饥民,也没有人敢将那价比黄金的稻种撒到田野里。 空旷的原野里杳无人迹,偶而有几个挖野菜的“野人”,远远地望见我们,便像兔子一样飞奔而去。一路上到处都是触目惊心的森森白骨,虻蝇欢快地在我们面前飞舞着,好像是在向我们展示它那令人恶心的绿色。 更让我担忧的是,原骁骑军的军士长期居住在繁华的临安。此时见到了这番情景,竟已有了不适的表现,有些军士见到了成堆的白骨便面色苍白甚至冲到路旁呕吐。这让我明白了骁骑军的军士与新兵营的军士是完全不一样的。新兵营的军士大多是奴隶出身,他们早已见惯了,甚至从小就是在那种血腥、暴力的环境下长大的。他们在做奴隶时,每时每刻生命都在受到威胁,所以才有可能在短期内将他们训练成一只悍不畏死的精兵。但是骁骑军……看着士气低落的骁骑军,我暗暗心惊,这样的军队又如何能上战阵杀敌? 傍晚时分,久违的汴京展现在我的面前,汴京那残破的城墙已不再有住日的辉煌,城墙上稀稀拉拉地站着一些如临大敌的军士,也显不出任何的军威。四处除了虫鸣鸟叫便再无声响,城外长满了荒草,只有通往城门的几条干硬小道,才证明了还有人在此进出。 “统制大人。” 骁骑军在汴京城外扎营的当天晚上,我便将王坚等召到了我的帐篷之中。张珏一进帐,便急着问道:“我们是要否要准备攻城?” “不必。”我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只需小心防备蒙军偷袭便可。” 闻言王坚与张珏等人都情不自禁地松了一口气,他们显然也看到了骁骑军的样子,虽说城内的守军也不见得有多高的士气,但他们个个都是久经战火的老兵,何况还有一千余名蒙军。 听到这句话最高兴的还要属吴欲刚,他也许还真有点当心我会第一拔便把他送上战场,在听我说不打算攻城后,立时便兴奋地倒吸了几口气,只看得王坚与张珏两人摇头苦笑不已。 “郑统制,您看……”张珏满面忧色地说道。 “我明白。”我知道张珏要说的是士气的问题,于是举手制止道:“你们只需做一件事,便是等。” “等赵置使的淮西兵吗?”王坚奇道:“可是淮西兵尚未出发,就算此时出发,淮西兵也要先收复应天府才能到此,至少也需十日的时间。而我军再这样发展下去,过几日恐怕便会出现逃兵,再过个十余日,只怕已不能再战了。” “我军要等是不错。”我笑着摇了摇头道:“只是等的却不是淮西兵。” “等的不是淮西兵?”三人闻言全都惊异地向我望来,张珏忙说道:“统制大人,若士气下降而又不开战,则士气只会一日低过一日,只怕……” “张统领莫急。”我嘿嘿一笑道:“这一路上所见,张统领应该知道城中必定缺粮吧。” “大人。”张珏急道:“城中的降兵缺粮是必然的,但是蒙军……” 说到这里,张珏和王坚突然明白了我在等什么,两人均面露喜色地对望了一眼,只有吴欲刚一人还不知张珏为什么突然不说了,茫然地望着张珏。 “张统领说的不错。”我笑道:“蒙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