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师_26 第 26 章 休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 第 26 章 休战 (第2/3页)

靖认下孝宗张太后。那么一个人怎么能有两对爹妈呢?很简单,毛澄毛尚书机智地在兴献王前面加了“本生”两个字。

    也就是说,假如朱厚熜要向别人介绍父母,那么他应该指着孝宗道:“这是我爹。”

    指着兴献帝道:“这是我本生爹。”

    对于把自己父亲“爹上加爹”的做法,朱厚熜自然是不满意,他还想再闹,然而却被冼如星劝住了。理由很简单,皇帝登基这么久,啥事儿没干天天就在朝堂上跟大臣们battle了,整天斗得跟乌眼鸡一样,再这样下去势必人心浮动,进而影响整个大明。

    反正朱厚熜才十五,以后还不是有的是时间。

    好说歹说,最后少年总算勉强点头。

    此外杨廷和还有个条件,那便是要将张璁送离京城,到地方任职。这也不光是他内阁首辅小心眼,主要张璁战斗力太强,就差站在自己脸上喷唾沫星子,要事半点表示没有,杨廷和这百官之首也干不下去了。

    这点朱厚熜也同意了,不过略微动了点手段,将张璁从西北调到南京吏部。

    众所周知,大明一共两京十三府,其中南京与北京相对,都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包括六部、五军都督府、翰林院等机构,俨然一派小朝廷,可是说要事龙椅上再按个皇帝,按跟首都没有任何区别。

    之所以这样,全因朱棣当年“靖难”抢了侄子的皇位,之后执意迁都自己老家北京。但北京其实不是什么好地方,物产不丰不说,也无战略纵深可守。一旦长城被破,蒙古人直接兵临城下,所以明朝名为天子守国门,实为九边护天子。朱棣也知道自己危险,遂保留了南京的机构,想着万一北京城真被破了,还能有个退路。

    虽然总有人笑称应天府那里的官员都是养老混吃等死的,但实际上南京作为陪都,不光掌握着南方经济,同时也统领几十万兵权,当时王守仁灭宁王,就是从此地调的兵。

    张璁去南京,不光能熟悉朝廷政务,而且也不至于风吹日晒遭罪。朱厚熜的态度很明显,暂时委屈他一下,改日迟早调回来。

    张璁感念圣恩,也并未多说,直接启程上路了。

    ……

    初秋的京城是最适合赏景的时节,不光有银杏红叶,而且不冷不热,除了偶尔还能听见蝉撕心裂肺的哀鸣,可以说是极美的。

    玄一道人身着大红色直领对襟经衣,上面绣着葫芦、团扇等道教吉祥图案。这件衣服长及小腿,无袖披,袖长随身,很好地修饰了他圆滚滚的身材,被风一吹,真有几份仙风道骨的意思。

    这种衣服原本为举行小型斋醮时才穿,不过今日特殊,玄一还是从箱底翻出来了。

    站在船尾,望着波光粼粼的江水,饶是玄一今年已经年近花甲,依旧生出一股豪情。

    谁能想到呢,他玄一,不过湖北安陆的一个乡下道人,转眼竟然要进京侍奉皇上了!

    当年师父都说了,我时柱为食神,天生就是个有后福的,没想到还真让他老人家算对了。玄一心中嘀咕,他这次是跟着兴献王妃、啊,现在应该称呼兴献后一起来的京城。

    朱厚熜赶着进京登基,但他的母亲蒋氏必须要打理王府,毕竟自己这一家子走了,兴献王的陵墓可还在安陆,府内上下几千人,究竟怎么安排也是个问题。

    好在蒋氏是个精明能干的,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最后一家人坐船从湖广到达京城通州湾。

    而玄一作为冼如星白糖生意的合伙人,身份重要,自然也跟着一起上路。

    船速不比官道,行了一个多月方才抵达,经过长时间的奔波,一行人都不免疲乏。

    此时徒弟妙乐蹦了起来,高声道:“师父,我好像看见船岸了,咱们终于到了!”

    “老实点儿,这么大了怎么还跟泼猴儿似的,告诉你京城不比安陆,都把之前那些气性收一收,不然我可护不住你!”玄一呵斥,但同时,心中也不免激动。

    总算是到了啊!

    这么多艘船,停靠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不过当地已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