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颜色 (第2/2页)
跑,很难确定。这还是某些圈子里面的妇人们的谈资。 至于欣赏,她未必在行,可亲自看过后,以后能向其他妇人们八卦一下。 有些人想把它买下来。翰林斋的掌柜经过王菡的授意,买可以,最少两百万钱。一听,都吓坏了。其实主要翰林斋不是不想出售,还在等那个少年其他两件漆箱出来后,最后才能确定价格。 因此,奇珍轩的伙计说是镇店之宝,那是夸大其词了,可也是翰林斋一件拿得出手的宝器。 掌柜就看到陆二狗杠着漆箱进来了。 那个痛啊。不能说是两百万钱吧,最少也值一个一百万钱吧,再坏也会值个七八十万钱。 你也不能这样糟蹋啊。 他心痛地将这个箱子接过来,放在柜台上,仔细地用丝绸布将上面的雨水擦干净。动作很轻柔,就象怕吓坏了这个箱子一样。估计就是他的孩子,都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看到制作漆箱的少年亲自来了。几个客人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其实这件漆箱因为造型精美,与高昂的价格,已经在洛阳一些小圈子里流传开来。但毕竟因为王画的影响力,还没有传得太大。 真是一个小家伙哎,加上这么多天,因为这些天没有让多少太阳光晒过,以及伙食的改良,王画开始发生一些变化,尽管他身上的长袍有些灰旧,可也遮不住他面冠似玉,以及洋溢出来,那种天生的淡淡从容气质。 有些妇人眼在立即闪出赞羡的光芒。至于在她们眼里,是因为王画的长相可爱,还是她们想把王画视为**就未必可知了。 然后又看着这件漆箱,又是一件精品啊! 立即传出一阵阵啧啧惊奇声。实际上有几个客人是人云亦云,不过因为王画使用了大量金粉与金胶、金片,确实不但美观,而且使整件作品无比的富丽堂皇。
但翰林斋的掌柜却皱了一下眉头。 王画一笑,问道:“是不是觉得与第一件漆箱在视觉上有所冲突?” 掌柜点了一下头。 第一件漆箱颜色以深蓝为主,而这件漆箱颜色以朱红为主,放在一起,是有点格格不入。如果不是少年主动提问,他还不知道哪里发生了错误。 既然这个少年主动提问了,他一定会给自己答案的。于是看着少年。 王画拿起记账的笔,先画了一个圆圈,说道:“这样一来,这是一个圆。” 然后又画了一个图案,也是一个圆,但缺了三分之一,王画又说道:“是不是就有点不舒服了?” 掌柜再次点头,可不知道与这两件漆器有什么关联。 王画又画了一个三角形,说道:“看到这个三角形了吧?它给人什么感觉呢?稳定。” 在所有图形中,最稳定的就是三角形。 掌柜再次点头。 王画才说出答案:“这两件漆箱放在一起,是有点格格不入。如果再加入一件漆箱,那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 如果三件漆箱,三种颜色,放在一起,这种格格不入感就会立即消失了。只能说它是一种一系列的产品。 王画又说:“再想一想,这件漆箱颜色是以朱红为主,那件是以深蓝为主,下一件以赭黄为主,放在一起,三种颜色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 掌柜立即眉开眼笑。他是行家,再想一想,这三种颜色若放在一起,那么不但不会产生冲突,反而更加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效果。他说道:“不错,不错,小郎君果然与众不同。” 心中茅塞顿开,那么就付钱吧。 可这时楼上传来一阵琴声。 王画细听了一下,微微皱起眉头,说道:“这曲《汾沮洳》谈得好乱。昔日季札聘于鲁,鲁王请观周乐。当乐至魏风时,季札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宽,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这才是魏风的主旨,可是这位乐者一味于《汾沮洳》诗中的绮丽文章内容,却失去了魏风宗旨,加上心情杂乱,不美。” 王画心中实际上最不喜欢靡靡之音了,因此才插了一句嘴。 说完了就走了。 掌柜对珠宝玉器工艺品也许精通,可对这音乐却纯粹是一个乐盲。楼上是谁在弹琴,可是家主的小娘子在弹琴。这会少年看样子出身寒微,对音乐也精通? 于是想了一想,跑到楼上,将此事向王菡禀报。 王画都走出近百步外,忽然后面传来一声:“那位卖漆的小郎君,我们家小娘子请你回来一下。” 小郎君很多,但卖漆的小郎君,恐怕在这大街上唯自己一家。王画回过头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