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五章 举报 (第2/3页)
能性才会减少。还有轻装上阵,速快。否则象刘备那样,因为姓的拖累,一天走十几里,走到猴年马月?必须每天保持在六十里到八十里。也就是一天保持六个时辰赶,每个时辰要走五到七里。不要以为一个小时走两公里,很轻松,高原反应,加上不是正规的大道,几乎都是崎岖小道,还要翻过无数的大山口,有的山道充满冰雪,有的山道峭拔险峻,一不小心就能掉下悬崖。实现这个目标难可不小。 而且山道崎岖,没有任何人敢保证每一个安全到达。但反过来留下来呢?耕地开耕出来,姓减少了,也意味着留下来的姓拥有的耕地牧场会多起来。 但王画还是低估了姓对他的信任。 也许王画在官场上,用张说一句话说,是一个典型的伪君,王画自己也不否认。 但对姓却是发自内心的。毕竟是现代人,还是一个有良知的人穿越过去的。就象从突厥交换过来的姓,从去年到今年,王画一直在花重金替他们将亲人赎回来。没有办法了,只好高价买回来,反正突厥人也没有将汉人当作人看,甚至还不如一匹马看得重。 王画花了不少钱,但与九鼎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况且还有一部分是以物易人换回来的。但真正的壮士与有本领的人,王画没有换回来。不过就是这样,前后换了九万多姓回来,让一大半家人重新欢聚一堂。 再比如原来生活在吐蕃重压下的各党项人与吐谷浑人,如果说过日,也就这几年日过得最亮堂,虽然经常听到有家人战死的消息。有的人就是生活在这些贫瘠的山区里,对山根本就不害怕。 除了对王画的信任,又听到从大洋洲过来的人对大洋洲的描述。至少现在大洋洲是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土地压力的天堂。要有的就是天气的不适应,以及一些动物凶猛,其他的呢,甚至王画连房屋都准备好了。如果表现好,还能分配到几个奴隶听自己使唤。 因此,熬上一段程,不为自己,也要为后代着想。天知道以后朝廷会怎么样对待他们呢? 劝说起了一些作用,但作用不大。 除了王画安排悄悄离开的四万来姓外,还有两十万出头的姓坚决要走。 因此,要安排立即离开。 按照程算,吐蕃人自己儿派人过来主动做了向导。不是热情,是为了物资。只有将姓送完了,吐蕃人才能得到物资,不过因吐蕃人坚决要求,也为了表达诚意,送完第一批姓,就要将俘获的姓送还。就是这样,乐观的估计也得四十天才能将这接近千里走完。悲观的得要五十多天。 到达紫山时是安全的,因为积石山还有大量血营驻军。 到达墨脱城后又再次变得安全起来,为了接应这些姓,这一次随萧亚轩一道前来,还有两万军队到达了天竺迦摩缕波国,离墨脱城不远,而且带了许多火器前来。面对这一支军队,吐蕃人也不会变卦。 危险的就是从紫山到墨脱城这一段,正好一个月左右时间的程。 这也是询问过吐蕃人得到的答案。 因此商议过后,每一月发一批姓过来。 现在快到了八月下旬,第二批姓是九月下旬,问题还不大,特别是第批姓,到了十月下旬,冬天到来,道更加难走。甚至根本就没有道,全让冰雪封死了。到时候只能利用人多强行将冰雪开掘出来。时间还会延长一个月,甚至出现严重的伤亡事件。 所以能抢一段时间就是一段时间。 同时最后一批姓也是刻意挑选过的,都是原来生活在贫困耐寒的地区部族。吃了这个苦,到大洋洲分配一个好地区安屯,作为补偿。 实际上,有的姓从灵州走到积石山,当然这段程是最不担风险的。然后出了吐蕃,还有千多里要走,不过这时候天竺各国很小,与王画属下打过多次交道,再加上万大军进驻,没有什么危险。实际上到了这里也不要他们走,这时候不远处就是臧江下游,水势平坦,可以上船。但这是很艰辛的。如果全部真正走完,两万五千里不可能,但会接近八千里。 听到这个消息,王画长松了一口气。 前两批姓基本上没有关系,吐蕃人变卦的可能性也微。主要就是最后一批姓,但是不可能留在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时候说不定王画自己也离开灵州。所以这段时间王画很着急。 这一批姓转移得也是时候,八月份发生了许多大事,使得唐朝朝廷根本就没有人顾西北。 李旦下诏将皇位传给李隆基。 然而他心中又后悔起来,于是平公主在一边见机挑唆,劝说李旦在禅让后,还要亲自执掌朝政大事,年青了,还要哥哥你来做主,才会不误国。 于是李旦将李隆基喊来,对他说道:“你是不是觉得国事繁重呢?想当初唐尧将帝位禅让给虞舜后,继续亲自到各地巡视。朕将帝位传给了你,那能对国事就不关心呢?以后凡有军国大事,朕还会亲自处理的。” 李隆基心里说道,我什么时候说过国事繁重了?但嘴上只能唯唯诺诺。 但离开后,李隆基眼看就要登上皇位,可眼中却出现nongnong的阴影。 于是到了八月,李隆基即位,可是李旦却下了一道奇怪的命令,他作为上皇依然称朕,所发布的命令为诰,每五天一次在殿接见群臣朝贺。李隆基虽然身为皇帝,自称只能是予,所发布的命令是制,是敕,每天在武德殿接受群臣朝见。凡涉及到以上的官员任命,以及重大刑狱政务,依然是李旦决策。其他的小事,则是皇帝李隆基决断。 李隆基这个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皇帝。 可没有办法,李隆基只好打起精神,开始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先天。然后在州置渤海军,恒州与定州置恒阳军,妫州与蔚州置怀柔军,驻地扎五万常年边军。这是这看到契丹人与奚族人再次强盛下的圣旨。但是经过李旦同意,不然这道诏书没有作用。又立了王氏为王皇后,王氏的父亲死了,让她哥哥王同皎为仆卿。不算高的官职,李旦也默认了。 李隆基又下了一道任命,让刘幽求为右仆射同中书门下,魏知古为侍中,崔为检校中书令。刘幽求是李隆基的人,魏知古现哪一方,不知道,崔则是平公主的人。 实际上魏知古已经有了暗中投靠李隆基的心意,而崔李隆基试图下这道任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