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霸王心,青天志(求收藏推荐) (第2/2页)
俱是忠义之人,但凡忠义之人,都会想为国家百姓做出贡献。试想,当年主公在并州时,如果胡虏南下寇略边关,劫掠百姓,杀我汉人,yin辱妻儿。不知主公是否会愤怒,继而凭借手中方天画戟,屠尽恶贯满盈的异族?”陈卫直视着吕布那令人敬畏的双眼,问道。 吕布脸色一边,眼中杀机顿起。站在吕布身旁的陈卫却是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吕布其实的变化。特别是杀机如浪一般,汹涌澎湃。不过陈卫却知道,吕布针对的不是自己,而是那屡屡**掳掠汉人的胡人。是啊,是个男人,是个汉人,是绝不会允许这样的。 陈卫还是自顾自的说道:“主公,现如今天下已处于乱世,群雄割据,各地诸侯无不因为一己之私欲而相互攻伐。大汉朝廷已立四百年余,如今汉庭失威,早已不复往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威严,更多的不过是苟延残喘而已。所谓破而后立,只有打破现有的格局,才能创造一个新的时代。否则的话,主公只想守住徐州,而无天下之志,难道忍心这大汉四百年的江山将落入胡人之手?也许主公却是忘了,现如今中原诸侯相互争霸之时,北方鲜卑、匈奴、乌桓却是窥伺我中原。一旦我中原实力大损之后,那时就是那些宵小之徒,进入中原时。然肆意屠戮我汉人父母,yin辱汉家妻女,奴役汉家百姓,主公毫无所动吗?身为汉人,是个汉子是绝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的。就算那是若干年之后的事,离我们甚远,但是我们的后人呢?”说道这里,陈卫忽然变得激动起来。更多的是愤慨。这其实就是历史上的汉人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五胡乱华的时代。说到底,自己不是个反名族的人,那时的胡人也好,羌人也罢,大部分后人经过名族的大融合之后,铸就了现在的华夏子孙。但是,既然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那么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如果能够尽早的避免汉人灭绝的危险,让汉人能够更好的融合那些外族,实现名族的富强,却是自己希望的。
吕布喝道:“休要胡说。子忠未免不过危言耸听了吧。” 陈卫面对吕布那凌厉的眼神,却是怡然不惧,道:“主公难道能肯定就不会发生?主公于并州之时,就经常见到鲜卑。匈奴等族时常劫掠边关,甚至令人惊骇的是,往往每破一城便屠尽城中之人。如此恶行,就连卫也是决不能容忍。况且自古从中原立国以来,北方胡人就一直劫掠边关。待到汉人相互争夺实力大损之后,胡人正是实力强劲的时候,那又该如何?” 吕布见这陈卫的见识如此的长远,却不知是从何得来。这种见识却是未曾听过。想了片刻,忽然眺望远方,轻笑道:“子忠提这些,却与那天下豪杰又有何关联?” 陈卫现在才明白,怕是没有人能够真正的看的清楚吕布心中所想。见吕布提问,抛开心绪,答道:“主公若想和那些天下豪杰斗将一番,却是不难。只是,怕是那些刚烈、忠义之人很难和主公真正的坦诚露心的交谈,也很难和主公惺惺相惜。怕是主公武艺将是天下所有人望而却步的境界。那样,主公,不知是否还有刚才高处不甚寒的感慨?如果能够聚天下之豪杰于麾下,亲率百万大军,平定中原,扫除宇内,使百姓寒有所衣,饿有所食,能够享受天下太平,然后再率大军征讨四方蛮夷。那时,主公之丰功伟绩又岂非秦皇汉武可比?不过前提是,主公能够真正的做到!届时,天下豪杰之士,必定如影相随,投靠主公,对主公尽忠,对天下百姓尽大义。那时,主公又怎会有高处不甚寒的感慨?” 吕布待陈卫说完,沉默不语。忽然举起双手,作怀抱青天之状,然后又放下手,神情郑重的道:“子忠之言,本将却是知晓。放心,吾吕布有尔等追随,又岂可感到孤独?” 陈卫见吕布没有明白自己的变相劝谏,急道,刚想再说话,却是被吕布右手阻止。 “大丈夫生于世,岂可总于人下?我吕布,有霸王之心,青天之志!”说完,吕布单手遥指青天,豪气顿生道:“诚如子忠所言,与本将之志相似。如今听子忠所言,却是忽然心中晴朗,心明如月。吾吕布此生发誓,当以此为生平所志!” PS:这章有点迟了。紧赶慢赶的,赶了出来。希望大家不要见怪!这章就是交代一下,本小说中最后的发展方向。十三觉得吧,作为一个现代人,老师宣扬那种极具暴力的思想,却是要不得的。毕竟每个人都希望活在和平安乐的时代,是个没有战争、内乱的时代。所以,我觉得让吕布有问鼎天下之心,却是很有必要的。要不然,老是写什么乱世争霸,那只能说没有追求。说了这么多,我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嘿嘿………希望大家不要嫌弃写的太假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