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县丞诸葛瑾(求收藏推荐) (第2/2页)
都城,薛将军当首立此大功,待主公回来,本将定会为你请功!” 薛兰愕然,自己立大功了?可是自己却是不知道为什么。一时反应不过来,自己还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呢。忙问高顺。 高顺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道:“那高览想必趁着夜色,早已撤兵离开了这阳都城。而只有趁着夜色,高览大军才会不被我军所发现。不过那高览倒也是聪明厉害,竟然命人假装守城池,多插旌旗,以此来迷惑我军。这样他高览就可以从容撤退而去,也防止我军于后和主公对其形成两面夹击!不过有一点就是他高览想错了,就是我高顺却是不会去追击他高览的。因为主公足可对付他高览!”高顺说道这里,满脸自信道。 “原来是这样!那为何这些士兵会投降?”此时那些打开城门的士兵早已被自己的士兵给控制了。 高顺那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闪现出一丝佩服的神色,道:“只怕是那高览有意交代的,这样他们就可以作为俘虏,不至于被我军所杀!” 那薛兰听高顺这般说,却是一脸的不信,不过还是调转马头,走到一名蹲在地上噤声不敢言的袁兵面前询问一下。 待那名士兵说完,薛兰惊讶的发现,高顺说的没错。再想想高顺刚才对自己说,立了大功,难道是高顺是为让自己立功?这次薛兰倒不犯糊涂,看了看骑在马上领头的高顺,心中升起一丝感激。 高顺其实也没有想到,自己看似一次很小的举动,却是让薛兰彻底归心,以至于后来,在北方大战中,薛兰都在没有背叛吕布,只因为,高顺曾经帮了自己。当然这是后话。
薛兰拍马追上高顺,此时薛兰的对高顺甚是恭敬,只不过高顺没有察觉到而已。薛兰问道:“将军,现在怎么办?” 高顺沉吟了片刻,道:“命人将四城门全都接管起来,同时派大军驻守阳都城。另外,再派一将去开阳镇守,要保持阳都和开阳二城时刻保持联系。” “诺!”对于高顺现在的命令,薛兰是绝对的服从。 “那还要不要追击高览?”薛兰命人去安排之后,转过头来,又问道。 “不必了,相信主公可以对付了高览的!” “那我们现在要做什么?” “走,去县衙看看!”高顺命令道,说完,独自走在前头,向城东的阳都府衙而去。薛兰见了,忙和一干亲兵跟上。 虽然已经占领了四个城门,现在当然要去府衙看看,毕竟一城的所有政事都是由府衙中的官吏完成的。现在阳都城又易主,所以还得需要这阳都府衙来管理这一城治安等事。 一干人等来到府衙后,高顺翻身下马,其他人见了,也都跟着翻身下马。 高顺等人走进县衙的大厅,见县衙的县令、县丞等一干县吏都等候在哪儿,见高顺到来,都躬身的答道:“参见将军!” 细听之下,就会发现这些人声音中夹杂着一丝的颤栗。不过这也难怪,现在城又被吕布占领,之前投靠了袁谭,现在又投靠回了吕布。毕竟投降在这个时代是为人所不齿的,还有就是以吕布那暴躁的脾气,定不会放过自己。不过庆幸的是,今日吕布并没有来,这些人心中放心了不少。 高顺也没有去为难他们,径自走到主位,然后坐下,对着下面一干人等道:“现在这座城已经归属我主。现在城中一切事务照旧,该干嘛就该干嘛去!” 这些人连忙躬身谢道。那县长连忙见高顺没有怪自己的意思,连忙对身旁的县丞打眼色。那县丞会意,从身侧的案几上拿过两本厚厚的账簿,来到高顺面前,躬身答道:“将军,这是阳都城中各户的资料,请将军过目!” 高顺狐疑了一下,他感到好奇的是,这名看起来长相很是文秀的青年文士,面白无须,身材修长,一身白色儒服,态度却是不卑不亢,神色如常,完全没有一副自己作为先背叛,然后又背叛者的惭愧。看其如此行为,高顺心下疑惑,对其递上来的账簿看也不看,问道:“汝是何人?” 只见那青年文士,抬起头来,答道:“在下姓诸葛,名瑾,字字瑜。乃是这阳都城人氏,现添为本县中的县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