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九章 百骑逞威(上) (第1/2页)
PS:第一更到,今日两更,恳请大家的支持,收藏、推荐、点击。恳请支持,求动力。 —————————————————————— 建安二年(197年)夏四月初,袁术于寿春称帝,号称大成仲皇帝。随后,袁术出兵攻打庐江郡。共率兵十万,分三路大军进攻庐江郡。第一路,从寿春出发,由张勋为大将,陈兰、雷薄为副将,率兵二万,于寿春度过淮水,直扑安丰。第二路,袁术以杨大将为大将,杨奉、韩暹为副将,率兵二万,从寿春出发,经过成德、合肥,然后折道向西,进攻潜县。中军一路,袁术亲自率领六万兵马,居中策应,从寿春南下,至成德,向庐江郡治舒县而来。 庐江郡总共兵力除去各县县兵维持治安的兵之外,共有兵力三万。安丰、潜县二县各屯兵五千,庐江以南皖县、居巢、襄安三县各屯兵三千。所以庐江兵力只有一万六千。由于此次袁术领兵十万,号称十五万,攻打庐江郡,所以吕布决定调回安丰、潜县二处各五千兵马,将县中府库的钱粮、兵器铠甲趁着袁军还没到时候,全都搬回至舒县。 安丰、潜县二县,城高不过五丈,宽不过二丈,所以吕布决定将兵力抽回,凭借舒县城高厚坚,坚守庐江。 兵力抽调一空后,张勋和杨大将分兵轻而易举的占领了二县。二人又分别留下一千人马镇守城池,然后会合袁术的大军,一路畅通无阻的到达了舒县城下。 四月中旬,袁术大军十万兵临舒县城下。 站在城头上,向下看,只见旌旗蔽日,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攒动,一眼望不到边。 站在城头上的守兵,看了之后不禁咽了口吐沫,有的士兵心中开始发突,眼中充满了恐惧。 毕竟这些庐江守兵不比吕布的并州兵。吕布的徐州兵是以原先并州兵为主干进行扩建。而并州兵随吕布征战中原各地,经历过无数次的战斗的洗礼,早就练就了刚强的意志力和强悍的战斗力。所以吕布的并州兵,才会嗜血如命,个个悍不畏死。就算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绝对不会表现出丝毫的惧意。 而庐江的兵,本是刘勋帐下,刘勋此人又不过是个脓包,带兵打仗更是庸才,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所以刘勋帐下士兵的战斗力自然不高。又加上刘勋身死,庐江易主,这些士兵虽然被吕布以铁血的手段暂时收编,但是面对这些数倍于己的敌军,面露惧色也不过很正常。 但是此时是作战的关键时刻,一旦士气下降,继而会影响战力,到时,只怕敌军进行数次轮番攻城,城破也是迟早的事。 随吕布一起站在城头上的陈卫则是对着吕布道:“主公,不好。站在城头上的我军士卒面有惧色,如此下去,对我军不利。那袁术陈兵于城下,怕就是为了消磨我军的士气,好不战而胜。” 吕布目视前方,看着城下五十里处地袁军大营,道:“子忠所言本将岂会不知。待会儿看本将自有提升士气的办法。” 一旁的刘晔道:“莫不是主公向出城和敌军斗将?” 吕布笑道:“没错,让本将好好搓搓敌军的锐气。” 刘晔急道:“主公不可。那袁术岂不知主公武力天下无双,又岂会以己之短而攻彼之长。所以袁军定不会和主公斗将。如果主公下城搦战,袁术定会将大军一拥而上,围攻主公。如果打开城门,则袁军会趁机攻城,如此,庐江城岂不危矣。” 吕布见刘晔阻止自己,忙宽慰笑道:“放心,本将岂会不知。今日就让子扬见识一下本将如何破敌。赵云、陈卫何在?” “末将在!” 二人出列高声叫道。 “汝二人去集合一百骑兵,于城门下,待本将的命令行事。” “诺!” 二人见吕布神色庄重,心中隐隐约约的知道吕布要干什么。赵云浑身早就热血沸腾,战意昂昂。战场天生是武将的舞台,所以赵云才会如此兴奋。而陈卫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