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富贵闲农_第一章 清明扫墓祭先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清明扫墓祭先祖 (第2/2页)

得冷,固然是身体强健,也是因为一直在前开路运动量大到出汗。爷爷则要好很多,身体外侧些许湿,裤管则是湿掉了,好在穿的也多些倒无大碍。

    十二点半的样子,祖孙两人到了山脚下的河边,简单的吃过午饭,再顺河而上,此去要到神山。神山据说得名于山神,因为山上有座山神庙。又有一说,得名于山上的土,山上的土在本地称为观音土,半紫半白,白者如糯又叫糯米土,传说饥荒年月靠吃观音土活下来不少人,所以也被奉为神山。

    这里的路是修过的,再也不是黄泥路了,走的人也多,有的地方甚至是用麻石铺就。路好走,加上老天怜悯收了雨幕自然速度就快了,在爷爷的唠叨声里两人很快就过了上游的木桥,转走马路又过了水坝,到了神山脚下。

    山脚多生细竹、矮竹,往上则多杉树和油茶,其余树木零星生长,土质问题导致山顶茅草漫是。山神庙在半山腰上,高祖爷爷高祖奶奶的墓合葬在山神庙上面不远的地方。

    山神庙有些破败,神像早就不知道去了哪里,徒留下残破的四壁和漏光的屋顶,只有那宽大的青砖还能显示出曾经有过的辉煌,要不是四周高大的树木为它遮风挡雨怕是早就不存在了吧。解放前族里还会派人来修葺,后来便少人来,破四旧没有被拆掉亦是万幸,现在几乎彻底成了山间休息所用了。偶尔有人来拜,也不是拜山神,而是拜庙后那颗树。

    这是一棵柞树,直径约有半米,及地不足三米有断口焦黑如炭,枝干具是后长的,粗如小腿,细若手腕,全都长有尖刺,看得人头皮发麻。

    陪爷爷例行的拜过山神,向上走了五十来米,就到了高祖爷爷的墓前。听爷爷讲敖浩祖上是本地的地主,不过却紧守族规,从不横行霸道,反倒乐善好施,所以解放后才没有被打成富农。

    高祖爷爷的墓修的比一般的大,碑也是上好的青石,不仅高大宽厚,而且带檐雕花,同样青石的底座还一体雕了个香炉。

    敖浩清理好碑前杂草正要动手清理其他地方的时候却被爷爷叫住了:“浩伢,俄老咯,雅不晓得还有几年歪头,有样东西要高得嗯些咯(小浩,我老了,也不知道还可以活几年,有样东西现在要交给你了)。”

    敖浩被吓了一跳,赶紧道:“杯可能,公公嗯身体甘样好,肯定常面罢息(不可能,爷爷您身体这么健康,肯定会长命百岁)。”爷爷虽然今年七十九岁,可是身体很好,耳不聋眼不花,腿脚也方便,挑担粪都不成问题。正是这样忽然像安排后事般才吓道了敖浩,在乡下普遍认为,大多数老人可以感觉到自己大限将至,提前安排后事。

    “能外得到就好哇,反正嗯雅太咯,早晚要高倒嗯手里(要是能活得到就好,反正你也长大了,东西早晚要交到你手里),”听孙子这样说,爷爷倒有点高兴,一边指点着说:“蝈来,从甘嘚相哈挖(过来,从这里往下挖)。”

    敖浩不敢再说,依着指点在香炉前顺着碑的底座往下挖,到了碑底有个十几公分的凹槽,然后从里面取出来一个牛皮纸包来交给爷爷。

    爷爷接过纸包,只是用手捏了捏,就又递给敖浩,神色肃然:“收好来(好好收起来)。”

    敖浩虽然不知道这里面有什么,也郑重的接过,揣到外套内层的口袋里。

    看着孙子好好的收起东西,爷爷这才道出,原来这是祖传宝玉,从迁到这里的时候开始一代代传下来的,竟然有上千年了,至于这之前如何就不得而知了。传说祖上有人偶然救了被贬的东海龙王,于是东海龙王就赠了三样宝物作为报答。一个是夜明珠,拳头大小,每到月圆之夜便会豪光大放。一个是“定海神针”,名字是后人取的,非金非木,一人来长,手臂粗细,周遭百米之物水火不侵。最后就是这方宝玉了,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人知道有什么用处。

    三样宝物如今就只剩下宝玉还在,夜明珠是被盗了,定海神针是被抢了,而宝玉名声不显得以保存。特殊时期的时候,爷爷生怕宝玉有失,连夜埋在了石碑下,之后便一直没有取出来,族里人到现在都以为宝玉在特殊时期的时候被毁掉了。

    敖浩听得震惊不已,所谓的夜明珠如何说不上来,丢失太早,可定这海神针的传说却说的是近代民国的时候,族里因为有人得罪了军阀,被人带兵包围宗祠,扬言要火烧祠堂,可是却无论如何都烧不着。后来这个军阀得到一个姓李的人点拨,就派兵进去抢了定海神针出来,这才能点着火烧了祠堂。

    两人拜祭完刚要走,却猛然下起大雨来,雷声隆隆炸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