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语_小说文学价值,我们高估了凡人?(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小说文学价值,我们高估了凡人?(上) (第2/4页)

是从网络小说里学到点名词充场面。这样一种“反起点式创作”的舆论,其实威胁的不是我,是威胁的民间作家。出丑的,是发言者本人。

    小说作品的写作,最珍贵的,不是作品经义性,而是“人本”性。不在于你读了多少道德书籍,而是在于,你能否发现人性特色的话题。天生万物,万物都有天道天理。能从细微处观察人生世相,学习并进步,那就是勤勉有长的人。难道真有傻13会那样想,认定三教经义之外,统统不会有天道课题?

    认为只有从三教经义,大学讲堂里,才能学到小说写作技巧的人,你们见过几个国子监出身的文士写出了划时代的作品?

    高手在民间!

    因为自由,因为没有过多条目约束。

    所以,这个时代,什么人能否从事文学创作?不是大学校园里学到很多规矩的字匠,而是放养在民间自由觅食的野马,他们语言上,有白话文的真实时代感,他们的话题,他们的故事,都是扎根于生活基础。

    不信对比看看,神机这样一个半路出家的写书人,和步非烟那样绝对正统科班的写书人,谁写出了精彩,谁更吻合了时代??

    我听到武侠迷孔庆东老师说,什么步非烟是新武侠的希望,我对孔老师的敬意马上低三度。我之前多崇拜他的,现在说出这样不负责的话来,难道是关照步非烟是自己校友?

    小说写作,要紧的是什么?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不把它当做法制道理去理解,我当做是天道的普及性去理解,天理蕴藏在每个细微的角落里,并不是三教经义、四书五经的专利。所谓三教经义、四书五经之流,也无非是探究天道并试图形之于文的尝试而已,不知有什么了不起?还真有人认为那些文字比生活本身更蕴含天道?

    高尔基说自己读了社会大学,而中国的功利社会里,更多人,愿意把“尽信书不如无书”当做笑谈,谈笑间对经义文章当成亲爹看待了。三教经义说了什么,自己就要信奉什么,或者装作那样是信仰,压根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特色的信仰。

    这些人,就是信奉伦理可以**出好作家的蠢材。这样的人,一辈子也不知道好作品都好在哪里,一辈子都明白不了,起点为什么会火热起来?为什么很多人骂起点“小白”,却阻挡不住,起点的日益火爆?他们理解不了。因为他们迷信经义,觉得经义才是正道,正道不在生活里。

    我真想高呼一生:回归生活吧,让文学自由!

    起点特色的文学,就是互动性,强大的互动性,我经常有一种错觉,回到了冷兵器时代的茶楼里,有个说书的,在台上吐沫横飞讲的高潮迭起,旁边的看客们听到高潮就一声喝彩。

    起点是个博“彩”的文学世界。互动式的文学创作,非常考验作家的写作耐性,一个创作者如何在书籍的自我个性,与书籍的大众个性之间选取平衡点,这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

    文学创作如果成了菜市场,书写的东西太全太满,必然低俗泛滥,丧失写作价值,但是如果孤芳自赏那就必然只有曲高和寡的结局。

    从某些角度说,我是赞叹起点的,当然我会认为它现在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于作家的写作愿景无长期规划,每个写手都是起点的员工,或者起点更愿意说是合作伙伴?本质上,就是起点的利益源,如果不对员工做出可信的规划,那么起点的繁荣必然不会长久,如果规划的太严密太理想化,起点又会和作家一起完蛋,因为人民群众未必就喜欢按照别人假定的思路看待问题。

    起点的每个作家,不管你写什么作品,在我看来,都表现为深刻的自我个性,大家都说——起点小说讲究“代入感”——愿意主角是我。写作者在文学创作上,充满个性特色,甚至有点夸张化的个性,过度张扬的个性,一种形而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弥漫整个起点文学世界。

    我想,这样的文学形式,可能也是倒影了我们这个时代,反应了人群对于“真我本我”的渴求心理,对于“独特性”的不懈追求,希望我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充满一种深沉的关于自我认同的期待感。

    这是起点文学的共性,主题就是:个人英雄主义。

    这是一个起点时代,一个个性时代,一个英雄主义时代。

    (二)个人英雄主义时代的奇葩

    我一直在强调,从最初到目前,不改口的强调说,《凡人》是一个新鲜的东西,是我以前没有看过的作品。

    确切说,我承认自己还不够熟悉网络玄幻创作,不敢说玄幻作品的群体共性特征在哪里。目前我的理解层面只是,它们都定位成“个人英雄主义”,无上限设置的“他朝我若为青帝”的奇想妙思。充满一种蓬勃的,激动的创作热情和构思热情。

    这个时候,《凡人》,想不另类,都难

    因为,它打破了起点的“个人英雄主义”式文风。

    书友“飞行的苍蝇”说,凡人里,每个人都是棋子,谁都不是主控者。谁都cao纵不了别人。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方,《凡人》就是对那种关于“个人英雄主义”神话的轻度逆反。这是这个书籍,为什么一再被我称是,新鲜,前所未有的作品。根本原因就是,作品写作上,它推崇“有我”,却并不推崇“唯我至上”。不追求高人一等的快感,而是近似卑怯的,寻找莽莽世界中之唯一真我。

    有人来骂,凡人写主角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你不爱钱财,不喜欢权力,甚至连美女都不痴迷,这样的主角,活着还有什么追求?我很纳闷,难道一本书,它的主题,不能为了生存本身吗?必须是有什么名利特色的追求在身,主角才具有生活的资格?不少人拿此作为话题来嘲讽《凡人》——“韩立追求长生为什么呢?既不贪恋钱财权利,也不热衷美女功名,你辛苦到头,究竟有什么意义?”可我认为这非但不是《凡人》的弱点,而是相反,这样一种,不把个人价值定位在财势美人zhan有的写作倾向,它的主题倾诉,更能偏重出“个体智慧”和“群体智慧”的特色来。凡人的主题定位,我初步认为是人类的生存智慧,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