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凡人的四大特点和看点之二----想象丰富 (第1/2页)
发表人:名字很烂 发表时间:2011-02-25 凡人中涉及的物品众多,如法宝、神通、妖兽、人物、药材、符篆等等,简直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同时在这数目繁多的事物中,凡人却又将各个事物的细节描写到位,其形象栩栩如生,读者读来如眼见亲临一般。这些众多形象鲜明的事物,展示了作者忘语不同凡响的想象力。仔细读来,凡人展示出的想象力具有2个明显特征。 1)凡人的想象是一种不脱离实际的想象 跟很多书不同的是,凡人里展示的想象并不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象,它更多的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的想象。从凡人众多的事物中,我们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原型,这一方面便于读者理解那些虚构的事物,另一方面这体现了文学创作的宗旨: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正是这些类似生活中物品的虚构事物,构成了凡人中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修仙世界,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到既虚幻又真实。 下面以韩立经常用的傀儡为例,来具体说说凡人的这种不脱离实际的想象特征。 书中这样描述:(见264章及1582章节) -----------------分界线------------------- 韩立发现炼制傀儡,不仅需要一些炼制法器通常所用的材料,竟还需要一些生灵的魂魄和材料一同融合,这才能真正大功告成。否则制作出来的傀儡,不会有什么灵性,和普通的玩偶也没什么区别了。 等级越高的傀儡,凝练其中的魂魄越强大越好,这样才能将傀儡的功效发挥到极限。 …….. 当韩立将分神寄附这只傀儡身上命令其行动时,那种感觉真是奇妙……..实际上他的分神和这傀儡兽,好像就是上级和下级的关系。他一个想法过去,傀儡就按照自己的命令行事,具体对方怎么行动,这还是要依靠傀儡本身来完成。 ...... (1582章) 此种傀儡(通灵傀儡)起码要有化神以上威力不说,竟然具有一定灵性,即使不用分神cao纵也可自行执行一些简单命令。 并且据说此类傀儡的灵性还真具有自我进化可能,最后甚至能具有不低的灵智 -------------------分界线------------------- 上述一段话中将傀儡制作原理、制作材料以及cao纵方法等都描述出来。傀儡分为练气期傀儡,筑基期、结丹、元婴、化神、炼虚、合体以及通灵傀儡等,练气傀儡只能执行简单的动作cao作,最高级的通灵傀儡具有一定的智能,能够自我进化,具有一定的智能。 这种功能傀儡,让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机器人。机器人也是由硬件和软件融合制成的,人如果要指挥机器人干活,就得不停地给机器人下命令,然后机器人执行命令动作,当软件损害时,机器将不再运转,变成一种不能动弹的玩偶。最简单的机器人是生产流水线上的机器手臂,只能完成简单固定的动作,如拧某个螺钉等,现在最高级的机器人,已经能够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自行动作,具备了一定的智能。 书中傀儡的设定与机器人是很像的,傀儡的炼制材料相当于机器人的硬件,傀儡的魂魄相当于机器人的软件。一旦软件(魂魄)坏了,机器人(傀儡)也就瘫痪了。最简单的机器人相当于练气期的傀儡,会干的动作很少。通灵傀儡相当于智能机器人,能够自己决定部分动作。 再看芝龙果的例子:(1359章) ------------------------------------------分界线----------------------------------------- 在这数片剑状叶片的保护中,竟然生有一串仿佛葡萄般的紫色浆果。 这些浆果每一颗都有拳头大小,饱满圆润,似乎充满了透明的也值,散发着一股诱人的奇香。当神念一扫过这些浆果内部,赫然每颗中都包裹着一条条栩栩如生的小龙状果核,每一条都晶莹剔透,惟妙惟肖之极。 这些迷你小龙本身并没有任何生命迹象,但通体散发着精纯之极的灵气,即使韩立只有神念扫过去,竟都大感身心一下舒畅之极。 ------------------------分界线---------------------------------------- 上述描写中,忘语将芝龙果的形状、大小、果核的形状等细节都呈现出来,描写得栩栩如生。忘语将日常生活中能听见能看见的葡萄、龙、浆果、剑叶等经过巧妙组合后,变成一种全新的灵界逆天灵药—芝龙果。通过这种想象加工后,芝龙果这样一个虚构的事物变得浅显易懂,给我们的形象非常有立体感。 凡人中,很多的功法、神通、法宝、妖兽等等这些虚构的修仙元素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如梵圣真魔功的三头六臂法相。因此,凡人里展现的想象是源自现实生活的想象。 2)凡人里的想象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想象。 中国的传统思维是象征思维,也有人称之为整合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以直观综合为基础,注重从整体方面把握对象,或者说是多从宏观方面思考问题,因此其模糊性比较大。这种思维影响下,强调群体为重,群体居于至高无上的中心地位。以绘画为例,中国的绘画以写意为基本特征,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概况性,讲究风貌神韵与神似。 这种传统思维也影响着文学创作。以《西游记》为例,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化”神通,书中并没具体写这些变化需要在什么条件下施展?都是哪些具体的变化?变化后有什么限制?它跟猪八戒的变化神通又有神马区别?而是笼统地说:七十二变化神通施展后变什么有什么,变什么是什么,大概是变化万千的意思。这“七十二变化”神通具有典型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这就是典型的象征思维模式下的产物。在《西游记》里,其各种妖怪的面目、各种神仙妖怪的功法神通和法宝等等都比较模糊。另一部古典小说《封神榜》与《西游记》类似。 曾经风靡一时的武侠小说,也深受传统思维的影响。在武侠小说中用的最多的各种动作招式,如金鸡独立、降龙十八掌、排云掌、朝天一棍等等招式。这些招式全部是重意不重形,讲究整体,具有抽象、概括的特性。 现在的网络小说,也并没有完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