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凡语_如果傀儡通了灵,世界会怎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傀儡通了灵,世界会怎样? (第2/2页)

—3PO/B2—D2;从傀儡人之间的战斗,到傀儡人与人类的交锋,让人们感到傀儡人时代的奇妙,并由此产生了种种顾虑。这些描写傀儡人的科幻电影曾经风靡一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傀儡人人发展和应用前景的高度关注与不尽遐想。如,电影《终结者》中阿诺施瓦辛格演的机器人是人类未来机器的形象,拥有打不死的精神;电影《绿野仙踪》的伐木机器人,它有着他的困扰,他期望获得人类的感情。

    应该说,这些科幻作品,对人们认知机器人、研究机器人、应用机器人,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今,机器人的发展早已超出了人们的最初幻想,正由低级向高级,由单一形体向复杂形体,由简单功能向人工智能发展,在各行各业占居了一席之地。通灵傀儡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工业方面,它的更重要的作用在于未来战争。比如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1940年在其经典小说《我,机器人》中,提出了“机器人三定律”,即:机器人不应伤害人类;机器人必须听从人类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悖;机器人应能在不违反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情况下保护自己,从而先入为主地明确了机器人与人类相处的规则。

    如果说冷兵器时候结束,未来战争是核战争的话,地球将会毁灭。那么是不是以后就没有战争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对战争进行伦理和法律的约束及制衡,是人类长期努力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未来战争中,武装机器人的大量投入,则与这个“机器人三定律”背道而驰,也使一些公认的战争伦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比如,在战场上,具有自主攻击能力的机器人,能够依据原先设定的程序,识别并自主攻击敌方的人员。达在技术上没有问题。但对主动放下武器或被剥夺武器的敌方人员,如何识别和判断对方的真正意图,这是机器人难以判断的,弄不好就会杀无辜。

    此外,人员的巨大伤亡,一直是制约现代战争发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机器人战争中,“死伤”的主要是没有生命并可以大量再造的“智能机器”。这就会因战争风险的降低而导致武力的随意使用,特别是拥有军事优势的一方。还有,人与冲锋陷阵的机器人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正像有人所描述的,“坐在远方的军人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嚼着口香糖,一边指挥机器人攻击敌人”,这样的军人既无生命危险,也没有对战争残酷局面的直接感受,难免“置身事外”、麻木不仁。这也会进一步弱化人类对战争的约束力。

    美国机器人专家罗纳德亚金表示,研制出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战士并不存在科学上的障

    碍。他表示,一旦成功地让机器战士遵循计算机设定好的道德程序行事,“它们会比人类更富人情味”。机器人会根据实地情况和使命,从一系列行动中做出最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如果执行的使命本身是不道德的,那么这个机器人可能会拒绝执行。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朝一日,这些“杀人机器”还可能拥有人工智能甚至道德感,可能会拒绝执行不道德的命令。但无论怎样,随着机器人在未来战争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必将会导致一些传统的战争伦理,包括诸多的战争观念如胜负观、控制观等发生深刻变化。因此,目前一些国家已纷纷行动,期望能够尽快给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机器人制定国际法和伦理准则,以约束其战场行为。(本贴引用了《战场无人化:智能暴力的产生及其影响》等文中的部分资料)

    各位道友,从《通灵傀儡》这章读出了什么吗?如果傀儡有了灵智,这世界会怎么样呢?如上所说。谢谢观赏!打钻50、支持或反对100、回应100吧。

    。。。。。。。

    整理人:赵文好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