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禅意深厚 (第2/2页)
富,却十分吝啬蠢笨,有一人很是狡诈知他愚鲁而且极想娶妻,就骗他道:“我知道有一女子十分美貌,替你娶做妻子吧。”牧羊人很是喜欢给了他许多财物。过了一年那人又道:“你妻子已给你生了一个儿子。”牧羊人从未见过妻子但听说已生儿子更加高兴,又给了他许多财物。后来那人又道:“你儿子已经死啦!”牧羊人大哭不已万分悲伤。 这个故事有些搞笑,令人嘀笑皆非,只听虚空大师说道:“其实世上万物,皆是虚幻,何尝不是如同这牧羊人一般?又何必苦苦强求?得之欢喜,失之悲伤,岂不是可笑可叹?” 杨进对于佛法并不是很熟悉,但是《百喻经》可是流传甚广,其中的小故事也十分有趣,自然是看过了。 “昔有夫妇有三番饼。夫妇共分各食一饼。余一番在共作要言。若有语者要不与饼。既作要已。为一饼故各不敢语。须臾有贼入家偷盗取其财物。一切所有尽毕贼手。夫妇二人以先要故眼看不语。贼见不语即其夫前侵略其妇。其夫眼见亦复不语。妇便唤贼语其夫言。云何痴人为一饼故见贼不唤。其夫拍手笑言。咄婢我定得饼不复与尔。世人闻之无不嗤笑。凡夫之人亦复如是。为小名利故诈现静默。为虚假烦恼种种恶贼之所侵略。丧其善法坠堕三涂。都不怖畏求出世道。方于五欲耽着嬉戏。虽遭大苦不以为患。如彼愚人等无有异。”杨进背诵道。 这也是《百喻经》的故事,说的是从前有一对夫妇有三个饼。每人各吃了一个剩下一个。两人约定谁先说话谁就没饼吃。两人僵住了不说话。不久有一个贼进来把他们家里的财物都拿了。夫妇俩因有约在先眼睁睁的瞧着不说话。那贼见他们如此大了胆子就在丈夫面前侵犯他的妻子。丈夫仍然不理。妻子忍不住叫了起来。贼人拿了财物逃走了。那丈夫拍手笑道:“好啊,你输啦,饼归我。”
虚空大师见他也引述《百喻经》,赞许的点了点头,杨进继续说道:“佛法度人,本应普度众生,而不是忍心专顾一己,牧羊人妻子虽是虚幻,但受人欺骗所致,如无那人欺骗,谁又能说他找不到真正的妻子儿子呢?就像是我说的这个故事,为了区区一口吃的,反而忘却了大苦。为了口腹之欲却不理会贼子抢己财物侵犯自己亲人。因小失大,便是于此。” 虚空大师合十道:“阿弥陀佛,施主所言甚是,如此说来,倒是老衲的不是了。” 杨进忙道:“大师言重了,晚辈信口雌黄,胡言乱语,让大师见笑了。” 虚空大师说道:“施主聪明才智十分了得,也有佛缘,看来老衲不应该再设阻碍,现下再问你一件事,回答之后,且请自便。” “还请大师指点迷津。”杨进道。 虚空大师道:“从前,有一位年老的老婆婆,在树下歇息,突然出现一只大熊要来吃她。老婆婆绕着大树奔逃,大熊伸出熊掌,想要抓住老婆婆,老婆婆却乘机将大熊的两只熊掌按在树干之上,大熊因此不得动弹,但是老婆婆也不能松手,就在这僵持之际,有一个年轻人经过此地,老婆婆请他帮忙,杀掉大熊之后好分rou,那个年轻人信了老婆婆的话,按住了熊掌,老婆婆因此脱身逃走,留下年轻人为熊所困,无法脱身。你认为此事年轻人做的是对是错?” 杨进答道:“救人危难,奋不顾身,虽受牵累,终无所悔。但年轻人本应杀熊,而不是按住熊掌,由此可见,救人不需要量力而为,毕竟情况危急,容不得细想,但必须要有方法,方能救人于危难,而自身不受牵连!” 虚空大师“嗯”了一声,道:“施主说的没错,二楼乃是十八罗汉的所在,你若是不成,便回头,不要强求。” 杨进行礼道:“多谢大师嘱咐,晚辈铭记于心。” 虚空大师不再说话,静坐闭眼,杨进上到二楼,刚踏上地板,便听见一阵阵风声传来,一十八个壮年僧人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序的围住杨进,而且各个都是精神抖擞,看不出是吃了巴豆泻了整整一夜的肚子的情况。 杨进心中惊道:“难道夏兄没有成功?” 杨进算的时间,这是天已大明,十八罗汉应该精疲力尽,没想到事情没有按照他的想法顺利发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