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_第6章.游戏之电脑单机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游戏之电脑单机版 (第1/3页)

    对于如今把电脑当成一个普通工作工具的人来说,很难想象我刚参加工作时,电脑是不能放在普通的办公室的,要放在专门的电脑房里。

    那是一间装修得很豪华的房间。

    那时的装修风格几乎是千篇一律的,也不知道谁是第一个。

    墙面要用胶合板(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打上一圈1米2高的墙裙,然后棚顶也要用板子装饰起来,因为用胶太多,基本上装修过的屋内都很刺鼻,但当时根本没有环保概念,没人当回事儿。

    在一面主墙的墙面上是一幅很大的放大的山水画照片,以瀑布居多。照片上覆盖着一层塑料薄膜,画的四周用三四条装饰条围着,顶棚是一圈孔灯。

    这就是当年的装修风格,不论单位还是家庭全都一样。

    有条件这样装的基本上都是单位的电脑房,家里几乎没这样装的。毕竟对于大多像我这样一个月挣100多元的人来说,几万元的装修费是比天文数字还天文的数字,想都没敢想过。

    装修好的电脑房里面摆着两三台电脑,门口的指示牌上写着机房二字,房间里边的窗户要装上厚厚至少两层的不透光的窗帘,地上要铺上厚厚的红地毯,进屋要换上拖鞋,脚踩上去寂静无声,很有一种庄严感。

    那时的电脑还是使用dos命令,黑黑的屏幕,只能显示着一串串的英文,我们都不知道它能干什么,只知道很高档。这点很像现在的“文学家”、“画家”和“书法家”,我们都不知道他们说了什么,画了什么,写了什么,但他们就是高大上......

    那时候的电脑在我们眼中连打字机都不如,因为它还不能打字-确切地说,是不能打中文,要想打字得用一种叫打字机的东西,有专门的打字员。我见过的最早的打字机应该是铅字版的,用一个可以上下左右移动的设备,找到要打的字上边,按一下键子,就会把这个字从下边的装着一个一个铅字的板子中吸上来,打到蜡纸上(那个时候没有打印机,得用蜡纸进行油印)。我刚到天然气公司经理办的时候,打字室虽然已经使用上四通打字机了,可以在一块屏幕上显示要打的东西,但这个铅字打印机仍然在,在很长的时间里屋里仍然有许多铅字,没有第一时间淘汰。

    这就是当年用的四通打字机,没用几年就被电脑淘汰了。新的东西、新的习惯、新的用途淘汰旧的真的是毫不留情啊!就像前些年流行于网络的一句用语说的:“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招呼都不打一声。我要毁灭你,与你何干?”

    又跑远了。

    然后又过了一些时候,有人发明了一套操作系统,叫ucdos,每次打开电脑后,就敲上这五个字母,这时候就可以打出汉字了,也随机出了几款软件,那时可选择的一个是wps,一个是word,还有一个可以编写表格的叫cced的软件。

    仍然记得当年我用了一段时间的ucdos下的wps文字处理系统界面,之所以这个版本只用了一段时间,是因为很快就被windows淘汰了,这个一定要记录一下,当年的记忆啊!

    值得记录的还有这个期间我学会的五笔字型输入法。最初因为字数多的文章有打字室,所以没有多少需要自己打的,我一度以为拼音打字就足够了,后来因为自己总写东西,打的烦了,就学了双拼打字,把一些ong了什么的变成了一键了,速度一下子快了不少。再后来看到打字员们用的都是五笔,好奇之下,看了一下字根,当年的记忆是真的好,没几次就记住了,试过一下,基本上都可以打,有些打不出来的再切换回拼音也不迟,就这样最后练成了五笔字型输入。

    我曾在我爱显摆的岁月中炫耀了我打字速度,基本上正常的语速下打字速度可以跟上说话速度,这让我相当骄傲。

    可惜现在出现的讯飞语音基本上可以对说话的识别率达到99%,包括标点符号。时代又一次无情的开始了抛弃打字速度的时候除了我们单位的田馆长外没人告诉我。我要低调了,因为我的打字速度不再值得炫耀了。

    我用的是wps,用得很熟(从d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