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_第11章.偶然与必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偶然与必然 (第1/3页)

    在《恪守本心~读后》一文中,我对我的日常习惯做了描述:今天在为我的新画查找资料的同时,随手翻开一本《读者》(这是我多年习俗,我总是不肯好好专注一件事,通常的我是这样的:看书前一定先打开电脑,让游戏中的人物去自动做任务,然后无序循环播放我喜欢的歌曲,这期间脑子里可能还想着诗词协会留的作业,在以前的时候还会把电视打开,有许多新闻都是这样无意识的入耳记住的,如果某一时段突然想起某个感兴趣的话题,就会去百度了解一下......所以总是可以同时做多件事而各种事互不干扰的我总是不理解夫人一回来就令我关掉音乐的作法(不论做什么事,她只能同时做一件,哪怕拖地那边也不能同时放音乐),不理解归不理解,但还是能做到只要听到门响我就自动自觉地改用耳机听歌的地步)。

    基本上我极少只做一件事,总喜欢同时再做些别的,这里一般首选的就是听歌、曲(吉他、钢琴、萨克斯等),因为我觉得听音乐是最不影响其他工作的事了。

    以前总是在电脑上循环播放下载的歌曲,以至于我总惊讶女儿几乎会唱很多我那个年代才听的歌,真心地表扬了几次我们有相同的喜好后,可能她怕我误解她的欣赏水准,一向看破不说破为人留面子的她不得不声明,是因为我天天放,她想不会都难!然后那天可能心情不错,她顺便给我科普了一下最近的新歌。

    好吧,我与时俱进,最近开始了在b站听歌!

    江山易改,在b站的我还是不由自主地选择那些熟悉的老歌。

    与是俱进的只是播放网站换了。

    换了汤但却没换药的还是那些歌。

    所以系统推荐给我的还是那些。

    那些让女儿鄙视的老歌!

    记不得是哪一天,系统给我推荐了《一次就听哭的歌》,是一些歌的合集。

    里边有一首刘若英的电影《后来的我们》致敬曲,这个版本并不是由专业演员唱的,许多人唱的并不好听,但一切的真情实感都说明了一件事:“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有些人和事一旦错过就不在。

    这首歌我反复听了好多天!

    歌里所表述的“要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这个主题并不单单指感情,有很多时候我们经历的人和事都有着时空上的偏差。

    尽管有些只差了毫厘,但对以后的影响是极其大的。

    比如我的画画。

    我接触画画极早。

    我所说的极早自然是除却一两岁时就开始画的飞机大炮小人,这个在我心目中是不算的。

    其实严格说起来在我小的时候很多人家并没有多余的纸张可供孩子们涂鸦,至于仅仅为了好看而去给孩子们买一枝红蓝铅去画彩图的人家几乎是极为罕见的,至少我小的时候是没见到过。。

    所以看着我保留至今的我画的彩色拖拉机仍然有那么一刻想把这个当成自己的绘画开始。

    从画上的日期来看是三周岁多一点点。

    之所以选这个是因为这个有时间可证明画画时的年纪,我可以确定的是很多画都要比这个早。

    甚至早很多。

    不纠结了。

    还是从我的邻居说起吧。

    我的左邻第三家是崔大崔娘家,我小的时候是几乎把那里当成自己家的,崔振华是我老哥,是我第一个认识的会画画的人,也是我觉得最有艺术家气质的人(这个评价是现在的,当年没有这个感觉,现在他那一蓬大白胡子配上光头,一看就是有水平的艺术家)。

    当年太小的我并不理解他画的多么好,尽管他曾给我画过一幅《武松打虎》画得极其漂亮,那张画一直挂在我书桌对面的墙上。

    特意说明一下,我初中的时候就在家里就有了自己的书桌,这张我用的第一个书桌是与书架结合在一起的,由可拆开的上下两层组成,上层包括写字的地方是一个隐藏在书架里的翻板,平时不用的时候推上去,用的时候再翻下来,然后是分成三格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