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_第17章.新的尝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章.新的尝试 (第1/3页)

    确定今后把工笔人物画做为主攻方向的我开启了认真学习模式。

    因为求深自然是许多时候都要用手机查找资料。

    手机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这句话说得不严谨,应该说现在的手机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为了免得有人抬杠,我把最早出现的手机评价为震撼,初见时觉得不用电话线就可以打电话真是......只是震完了就拉倒了。

    这里我说的神奇是单指它的智能说的。

    在很久以前,大约是本世纪最初的几年,那个时候的互联网正处在探索模式阶段,各路群雄逐鹿互联网,各施手段。

    记不得是哪个网站上看到了一条信息,说是未来有一天,互联网会针对每个人的喜好发送单独属于他喜欢的信息,大致意思就是这个。

    读到这个地方的我和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一样嗤之以鼻。

    开国际玩笑,这怎么可能。

    不过短短几年,当初的不可能变成了日常。

    每天打开手机,上面推送的全是自己喜欢的内容。

    有些时候只要你稍稍表现出一丁点儿对某样东西的关注,马上手机上就会出现这类推送,哪怕你只是在闲谈的时候说了几句也是如此。

    所以人们呆在手机前的时间越来越多。

    因为不用你挑,手机里给你的东西都是你喜欢的。

    总看画画题材的我自然手机中推送的这类资源不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的手机和电脑上开始铺天盖地般出现了一种类型的广告。

    又是可以挣钱的。

    和清高的文人人设不同,我对挣钱一直眼冒小星星。

    因为爱财,我曾有一段时间对当前社会上挣钱的行业做了一个大概的分类,当然只是我自己的观点。

    因为喜欢自己独自思考后总结归类,所以我对很多东西都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

    最关键的是身为天蝎座的我还极少受人影响而改变自己。

    这也招致很多人对我的反感。

    我从上学时起身边就几乎是两极,要么和我关系极好的,要么就是看我不顺眼的。

    反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观念不同,但试图改变我又改变不了,造成了很多人因为观点的不一致导致对我本人的否定。

    我并不在意这点,是真不在意。

    自恋的我最喜欢的一句话之一是不遭人妒是庸才。

    甚至有些时候没人嫉妒我还会反思是不是最近做得不够好,没什么进步,怎么没人嫉妒我了。

    其实没有谁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得到所有人赞叹的。

    连大诗人泰戈尔都赞叹不已的画家丰子恺的画作,仍然有人写文章批判他“画画不要脸”(后来才知道是标题党夸他)。

    有个应该是没细看这个表面是批判实则是夸奖的文章的公众号说当时丰子恺不怒,不恼,不理,说:“这世上没有谁能让所有人满意,总会有人找你毛病,也总有人赞美你。你要做的不是讨好别人,而是成为自己。”(没找到丰子恺话语出处,暂时引用,这段话总归是没错的)

    是啊,成为自己。

    而我的自己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我从不主动惹事儿,但别人惹我一定会反击。

    对这一原则我向来没有什么可妥协的。

    就像当年的教员坚决不同意阎老西把“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改成人若犯我我必自卫一样。

    哪怕按夫人说差着修行。

    我自认为自己有个很大的优点是,尽管我自己有自己的观点和思维,还很坚持,但我从不强求别人和我的一致。

    就像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以吃个面包当午餐,但我不并羡慕或是反对花几个小时做一桌子菜后浅斟低唱的人。

    之所以花了一定的篇幅再次强调自己的性格特点只是想说不同人的关注点不一样,所以对时间的分配也不一样。

    因为我总是很珍惜时间,愿意把时间用在我愿意做的事情上,其他的就不到下不去眼儿(夫人话)能不弄就不弄。

    比如夫人总对我的画台有意见,说我总弄乱而不收拾。

    这里解释一下,应该不算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我是真的在意时间,一直爱好众多的我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

    所以对那些我自己划归到没什么用的事儿比如家务,比如无效的应酬,比如打麻将,比如闲聊等等根本不愿意浪费一点儿时间。

    哪怕我只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