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录之五十有二_第41章.数码时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章.数码时代 (第1/3页)

    理光相机尽管清晰度提高了,但仍难逃胶片机本身注定要被淘汰的命运。照相成本高、不能可见即可得,小众。

    所以被数码相机替代必然是大势所趋。

    当然现在写到这里我完全可以用事后诸葛亮的观点说三道四,就如同现今随处可见的键盘侠一样。

    知道答案了再去反回头背着手指点当年那个时代的人肯定会高人不只一等的。

    所以世界上最厉害的就是那些评价已有结果的键盘侠,因为面对不仅仅是他而是大家都已知的结果去反推过程一定能让这些人找到当时决策者的失误或错误的。进而他们会进一步说按照他们说的这件事应该如何如何或是要是如何如何肯定结果会如何如何!

    是的,肯定会如何如何的。

    因此不能站在事后角度就此就说柯达当时把数字图像传感器技术由管理层决策将其授权给竞争对手索尼(sony)是多么错误的一件事儿。

    总之最后的结果就是数码相机横空出世,由此开启了数码时代的大门。

    总是喜欢追求新东西的我知道这个消息后开始心动。

    知道我为人的朋友都知道我不抽烟极少喝酒不打麻将不喜新衣等等,总有人开玩笑地说那你肯定攒了不少钱。

    其实大家误解了。

    没有那些不良嗜好不代表我清心寡欲,我是真喜欢“乱”买东西,之所以在乱上加了一个引号是因为这是夫人说的。

    遇到我喜欢的东西我总会想方设法地弄到手,加之我的爱好实在过于广泛,造成了喜欢的东西众多,所以不知不觉中家里多了一大堆东西,将上下两层堆得下不去脚(夫人原话)。

    比如喜欢的书、喜欢的纸笔墨砚、喜欢的各种工具、喜欢的电子产品、喜欢的各式家具等等数不胜数。

    数码相机的出现自然让我心动不已。

    心动变成了行动,咬牙买了一台。

    最早买的数码相机只有三倍物理变焦,像素很低。

    这里给小白同学科普一下两个常识,高手可以绕行。

    第一个是变焦常识。

    变焦主要分物理变焦(也叫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通俗地说物理变焦就像望远镜,可以让远处的景物仍然可以很清晰,这样照出来的照片再经过放大也没有问题。而数码变焦是通过软件让一张图片变大,表面上看是清晰了一些,但如果想再次放大那么就会让景物变得很虚,也就是说数码变焦是无法保证远景清晰度的。

    所以只有物理变焦才有意义,数码变焦根本没什么用。

    第二个是像素常识。

    许多人买相机或手机把像素放在了第一位。其实像素和照片清晰度没有关系,只和相片大小有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只是一寸照片,基本上什么样的相机都能照得很清晰。像素大的意思是把这个照片放得很大后仍然很清晰。

    比如路边巨幅广告牌,那上边的图片就要求像素特别大,否则低像素的东西放大到那么大后就会变成一个一个的小格组成的画面,根本看不清晰是什么。

    所以除非有特别专业的需要,否则买手机什么的单纯因为什么上亿像素而去多花钱是没什么意义的事儿。

    最早买的那台数码相机用处并不是很大。

    这是因为拿着数码相机的我思维还是胶片机的思维,总是觉得把照片打印出来才叫照相,放在电脑中存贮根本不是照片。

    当年绝对不止我是这样想的,单从这方面说,我是赶不上后世的键盘侠的,因为他们会告诉我当年数码相机照出来的照片就应该存在电脑中,而且还会告诉我数码相机照出来的照片可以进行ps处理,比传统的照片更有优势。

    佩服现在的键盘侠,他们真的比25年前的我智商略高一些,自然现在他们的见识也比当年的我多了一点儿。他们强的还远不止这些,其中有些论军事才能比四渡赤水时的教员厉害,有些论商业才能比世界百强掌门人厉害┄┄我唯一比他们强的估计也就是打字速度比他们快一些,这个是稍稍有一点涉及技术层面了,他们不擅长。他们只擅长战略,这一点他们都比马谡强。

    想着把数码相机中的照片打印出来的我面临一个难题,那就是当时打印机技术没有现在这样方便,打一张相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