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三章 兵变夺权 (第1/2页)
最新网址: 一校尉急匆匆走奔入赵军中军帐中禀报道:“启禀统领大人西突厥营内急升起数道狼烟曹副统领认为其必有异动特向统领大人禀报。” 孟德起嗯了一声看了看坐在旁边的樊兆彦。按理来说樊兆彦是大营副统领理应去阵前督战可他总说大战未起没必要全军出击。孟德起虽有些不满但亦无可奈何只好由他去了。 “兆彦你觉得西突厥意欲何为?” 樊兆彦似并不在意道:“这西突厥已经支撑够久的了想必这几道狼烟便是想聚集残部向北退却统领大人不必过虑。” 孟德起皱眉道:“可疑就是可疑在此处。我三方联军兵力数倍于西突厥而且据长风派人所报东突厥并无敷衍之意近二十万大军倾巢而出至少已歼敌六万余人。那达头可汗稍具常识便应知固营而守乃自寻死路可为何直到此时才想起向北撤退?” “我的统领大人”樊兆彦语带讥讽“那达头可汗能将东突厥逼得走投无路绝非庸碌之辈。我军围三阕一此人定早已看穿其中意图就是迫他退向北方大漠可这条路终究是条不归路达头可汗想必亦是明白。而据斥候来报西突厥不断出兵攻击秦军防线看来他们仍妄想由此突出重围只是薛方仲用兵老道未曾给其机会罢了。经过这半夜激战西突厥已是伤亡惨重自知难以支撑不得不向北退却。” 孟德起仍有些怀疑:“话虽如此可西突厥与胡蛮一样以骑兵为主理应快迂回寻找战机北路明泰所率三万人受命只是游而不战为何西突厥仍基本固守原地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管他作甚?反正如今死伤的大都只是突厥人而已不过秦军似亦渐渐伤亡增多了。”樊兆彦说着笑了起来颇有几分幸灾乐祸之意。 “兆彦我赵秦两军联手对敌。理应同仇敌忾才是。”孟德起嘴里这般说着人却坐了下来对那校尉道“回去禀报曹副统领密切注意突厥动向如若其向北撤退则全军开拔紧随其后。” 校尉领命而去帐内只剩下孟樊二人。气氛不由有些尴尬起来。他俩明争暗斗数十年纵不能说是水火不相容但也已相差不远唯有谈论战事才有些共同语言。此时只见孟德起对着张简易地图怔怔出神樊兆彦则一手拿着茶盅一手撑头靠在桌案上作假寐状浑然当对方不存在。 “启禀统领大人楚将军在外求见。”一亲兵入帐禀报道。 他来干什么?孟德起双眉微皱道:“带他进来。” 楚铮走进帐内。身后跟着洪文锦、邓世方等数位部属上前见过了孟德起和樊兆彦。孟德起见洪文锦等随楚铮一同前来已猜到几分。心中更是不悦道:“你等不在大帅帐前听命到此做什么?” 未等楚铮答话樊兆彦已是笑道:“楚将军定是在在帅身边苦求多时大帅烦不胜烦才恩准将军率部到此的吧?” “樊副统领说笑了。”楚铮道“末将是为传大帅军令而来。” “大帅军令?”孟德起面现凝重之色“现在何处?” 楚铮从怀中取出令箭和军令俯交予孟德起。孟德起看了下令箭确认是真后才打开军令。只见里面内容不多只有寥寥数行孟德起一眼扫过顿时瞠目结舌震惊、迷惑和诸般猜测纷至沓来。 不会不会的大帅绝不会下这种军令。孟德起摇了摇头强慑心神其中定有古怪。 “楚将军此份军令从何而来?” 楚铮故作不解道:“当然是末将奉大帅之命带来的。” 孟德起盯着楚铮:“为何不是大帅亲手所书?” 楚铮坦然承认道:“末将身为大帅帐前参将所颁布军令通常由末将和傅先生记录大帅看过无误后才署名并盖上帅印。统领大人觉得有何不对么?” “本统领追随大帅多年似如此紧要军令大帅定会亲手所书决不会假手于他人。何况……”孟德起一字一句地说道“大帅也决不会下这等军令。” “统领大人言下之意是指末将盗取令箭、杜撰军令、临摹大帅手迹并私盖帅印了?” 楚铮自到了北疆后一直对孟德起恭敬有加决无越轨之举但这番话虽淡淡道来却仍令人感觉到其中咄咄逼人之势。孟德起忽然想起这少年身后的诸般势力一时间竟有些犹豫将令箭军令递给旁边的樊兆彦道:“兆彦依你看这份军令当否执行?” 樊兆彦接过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答非所问:“樊某觉得这令牌军令应该是真的。” 孟德起急道:“且不管这是真是假兆彦三方联盟时你我均都在场大帅何时透露过突袭秦军之事?而且你我跟随大帅多年何曾见过他临阵变卦?” 樊兆彦摇了摇头道:“这倒未必大帅用兵神鬼莫测常有惊人之举樊某早已习惯了。” 孟德起看着樊兆彦忽心底一寒:“兆彦你是何意?” “樊某的意思”樊兆彦微微一笑缓缓说道“既然令牌军令验证无误统领大人我等理、应、从、命。” 孟德起不由自主地后退数步看了看樊兆彦和楚铮忽然什么都明白了。难怪樊兆彦找诸般借口迟迟不肯去两军阵前原来他早已与楚铮串通一气若非如此楚铮纵有天大胆子也不敢踏入这万军丛中当自己的面假传军令。 只听樊兆彦仍慢慢说道:“统领大人若心存疑虑可派人回帅帐核实但军令不可有违请统领大人将此令传至阵前众将以免误事。” 孟德起怒道:“樊兆彦你休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