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八节 我们的事业 (第1/2页)
第一章韬光养晦第三十八节我们的事业 沧州紫光阁 蒯允征给林洲带来了水泥研制成功的消息,着实是让林洲高兴异常。这个时代的建筑大多都是用木材来建造的,成本也就随着木材资源的紧缺而愈发的高昂起来了。即使是皇家建筑也不免的受到波及,想当初嘉靖朝想要重建被火焚毁的三大殿时,就是因为已经无法凑足合适的木头,才比原来的那三大殿整整的缩小了三分才建好。现在站在殿上还能够明显的感到月台比殿基足足大上了一圈之多,显得很不协调,总是不够庄重,也不能够显示皇家的威严出来。 现在好了,在林洲的跨世知识的指点之下,建筑之母的“水泥”竟然提前几百年被制造了出来。这下以后再有大的工程也不用到处去砍伐树木,到处的去寻找合适的木材而浪费人力、物力了。 其实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类似于水泥的建筑用粘合剂了,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三合土”。就是石灰、粘土、砂三样东西混合而成的,不过它们只适用于一些比较大的工程,如城墙、堤坝等等。用来建造住宅之类的建筑倒是没有,古代中国用的最多的还是木料和石料。 林洲当然是明白水泥对于建筑业,甚至是工业的影响力的。再说制造水泥也并不是多难的事情,不过就是石灰石和粘土,或是其他的一些材料烧制、研磨而成的。至于烧制石灰石所用的窑,在瓷器王国里那是随处可见的,所以说这个时代的中国已经具备了水泥生产的大部分的条件了,缺少的只是一份水泥的配方罢了,幸好有林洲这个穿越者。虽然林洲的专业和水泥这个行业没有多少的交集,但是作为一个精英白领这点的知识还是有的,没吃过猪rou还没有见过猪跑么?横竖就是那么几种材料而已,多试验几次也就是了。 也是多亏林洲成了万历皇帝,手里有着大把的资源,就是连工部里也是汇集了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的能工巧匠。所以在林洲的一番解说之下,工部的一干工匠们自是费了功夫才制出了皇帝口中的“水泥”来。 当然了,在技术条件不发达的时代所生产的水泥品质,肯定是和二十世纪的产品没有法子比的,不过却是已经比目前所有的建筑粘合用材料好的太多了,称之为“划时代”的产品也是不为过的。 在工部的那一干工匠的眼中,这个被皇帝称之为“水泥”的产品如果要是大量的生产的话,绝对是一个非常赚钱的东西。 这时,带队前来的工匠头目,也是工部工部营缮清吏司新任主事大人蒯允征向前一步走来,脸色中掩藏不住的笑意,对着林洲躬身说道:“皇上,这次臣等来的有些匆忙,只是用了水桶盛了一些带了过来,就是来给皇上报喜的!” “哦,竟然如此,还真是难为大家了,快带朕去看看到底质量.......品质怎么样?”林洲一得意差一点就把现代的“质量”一词给带了出来了。 厅中的一众工匠头目们看到皇帝的高兴劲,都是眼巴巴望着。 从兴奋中回过神来的林洲,看到满屋的工匠头的目光都是盯着他,心里暗自诧异。少顷,才是想明白了,应该是要兑现自己当初了承诺的时候了,林洲收拾起心情,顿了顿说道:“朕很高兴,没有想到这么快这水泥就是研制出来了,那么朕当初的许诺从现在起就生效了。” 众人听罢,都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要知道当初皇上可是答应的,如果众人能够在一个月中制出皇帝口中的水泥来,定是会赏赐万两白银。即使是平均的分给参与此事的工匠,没人也是能够得到一百多两银子的,这已经是一个七品县令三年的俸禄了,足够一个五口之家简朴的生活个七八年的。 “臣等谢过皇上赏!”一众人等自是喜不自禁,齐声的对着林洲就是一通的大礼。 “众位都是工部的顶梁,各种活计都是靠着大家的努力的,这也是大家应该得到的财富。以后只要是有利国利民的东西发明,朕也是不吝厚赏的,这次只不过是个开头而已。”林洲还是很平静的,虽然可以想象的出用现在这个时代的技术,制造出的水泥比之后世肯定是差了一些的,但是用来建筑自己心中的那些基础的工业也是已经足够的了。 于是在众工匠的殷切期望的目光之中,林洲带头走出了客厅来到院中。 也许是刚刚来的匆忙,没有仔细的查看,原来院子中靠西面的院墙脚下停着一辆驴车。驴车的上面倒是放着几个木质的圆柱形桶状物。林洲的身份决定了他肯定是没有见过这种普通之家才有的盛水的器物的,所以指着那几个木桶说道:“是不是都在那里面装着的的,快找些工具来,现场来验证一下他的效果如何?” 这么一说,院子中的那些工匠们就都东奔西走的到处去找工具去了。这次营缮清吏司派出了百余名的工匠来到沧州,各个都是工部里头手艺最精湛的之人。所以不可避免的他们也是随身带了些用了顺手的工具而来的,只是在面见皇帝之前早就已经被锦衣卫的侍卫们收了去了,为的是以防万一而已。 片刻功夫,就就是已经有几人拿了工具站到了前头来,今天可是能够出彩的日子,在皇帝的面前一展精湛的手艺,说不得被皇上相中那就要飞黄腾达了。 也是早就有人已经把驴车上的木桶已经搬了下来,一一的摆放在院中空地之上。等到工具来到之后,主事蒯允征也是指挥着几人,打水的打水、铲沙的铲沙、也是不知从何处弄来了一些小石子一起的掺杂着、搅拌着。 林洲看见水泥的颜色呈灰褐色,掺了水和沙子、石子之后渐渐的变成了灰黑色的了,觉得这水泥已经比较接近波特兰水泥的某些特征了,那么他们粘合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心里多少也就有了些底。他原来还是担心自己拔苗助长的,会干扰这些能工巧匠们的能力。只是没有想到古人的智慧并不比后世差的,看来要是朝廷的政策正确的话,这些工匠的创新精神一定会比自己的那个时代更加的具有冲击力,说不定一些具有划时代的发明也会在大明朝出现也是有可能的。 就在林洲对大明朝的科技事业臆想的时候,几个工匠已经不只从什么地方搞了几十块的青砖开始砌墙了。 这些工匠们果然没有缀了工部营缮清吏司的名头,那砌墙的手法在林洲看来简直是出神入化了,只见砌刀翻飞,抹子翻滚片刻的功夫就已经把半人高一丈长的砖墙砌好了。墙砌的是笔直,虽然只有丈把来长,但是确实是直的比线拉得还要直。砖与砖之间勾连的那些混凝土,一点也没有多出来粘连到砖上,每一层的砖块之间的用量都是控制的很好,远远看去这一段砖墙端是规整无比。 林洲对于这些工匠的技术也是由衷的赞叹,看来以后又是有了一个可以开发利用的财源了。 “皇上,臣等已经用这水泥混合着沙子和石子砌了一堵短墙,只是效果还要过个一个时辰才能够有所分晓的。”工程完毕后,也是有蒯允征来第一个做了汇报。 其实现在的天已经有些暗了下来,林洲估摸着怎么也得有酉时三刻了,相当于现代的下午六点,这已经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了。大明朝的晚上可是没有什么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