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线索 (第1/2页)
也从未,想过从杨广身上,获得宝藏的信息。 因为苏言认为隋炀帝并不知杨公宝藏的秘密,不然以他的性子,如果知道这个秘密,在三征高丽,和大运河后导致的财政奔溃,就不可能放着眼皮下的财富而不用。 只从这一点,就能确定隋炀帝即便知道,也没确切的消息。他本来觉得这在原著中,是一个BUG,按照常理,作为儿子继任人,居然不知道老子的遗产。这显然不是一件不科学的事情,但是现在经过思考,结合了历史。又觉得合情合理。所谓的BUG只是他思虑不周而已。 历史隋炀帝夺得皇位的手段,可说不上什么名正言顺,光明正大,跟下一代的太宗比也就伯仲之间。只是这位帝王,没利用权力篡改历史自己杜撰。或者不是他没有改,而是朝代太短命,没有子孙替他擦屁股掩饰。比起李唐,隋就没那么长的气运。 从这一点就可以推断出,隋文帝当年修建宝藏。本来是为了给自己的合法继承人开小灶,这摆明了偏心,不公平。当然是不会是告诉给隋文帝这个被排除在外的继承人。只是他恐怕并没有想到,隋炀帝会谋朝篡位,并且篡位成功。所以隋炀帝不知道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有一点,他却没法理清,那就是傅君倬! 他想不明白,这位远在高丽的刺客,是怎么知道这个秘密,高丽与洛阳,刺客与太子,天南地北,天差地别,根本就无法联系在一起,而且原著来看这个消息还是由她散步出了来,似乎她才是这个消息的第一知情人。也就说除了她,在无人知道宝藏的地点。这明显是不合理,即使退一万步,宝藏秘密泄露出来,这个秘密怎么也不会,只有她一人知情。 按理来说,真正知道这个秘密的人,是隋文帝本人认定的皇位传人。也就是前任太子,除非这位太子把消息告诉给了傅君倬,或者傅君倬本人就是太子势力或者后人,但是这显然是……不对,如果前太子,为了躲避杨广的追杀,或者他的势力,逃入高丽的话。这一切并不是不可能的。 这么一想,一切就可以解释得通了。恐怕前太子的势力,在被追杀中,逃到了高丽。在这种情况下,傅君倬知道了这个秘密就合情合理了。或许这就是隋炀帝为什么几次都要消灭高丽的原因。很少有一个帝王,会容许威胁到自己皇位的势力存在。何况他本身名不正言不顺。 苏言越想越觉得可能。皇宫内根本不可能有宝藏的线索,他潜入皇宫希望找到宝藏线索的计划只能落空。 是他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如果他的推理没有什么问题的话。他之前所作的努力都将前功尽弃。思维不得不再次回到了傅君倬身上。现在看来这是找到的宝藏的线索,唯一一条可行线索,可是他费劲脑子,在这条线索上,依旧毫无头绪。 不得已,苏言转变了思路。虽然宝藏明面上确实只有一条线索。但是并不是没有隐秘的暗线。在小说中,还有一条更为隐秘的线索。只是这条线索,他至今没有头绪,那就是邪帝舍利,试想看看为什么魔门的邪帝舍利,怎么会放到了宝藏当中。这不奇怪吗?事实上在大隋没有人能够从向雨田手中夺回来。除非他愿意。 当然这并不重要,重要的他曾经想通过舍利这一条线索。找到宝藏的所在。所以如果能够推理分析出向雨田把舍利放在宝藏中的原因,理论上或许他能够猜测出舍利为什么放在宝藏中,他就能够找到线索, 但是向雨田这个人,性格之恶劣,难以以常人度之。从边荒传说的描述当中,他收几个徒弟,仅仅是为了坑徒弟。完成他自己的恶趣味。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行事风格,即便是魔门中人都为罕见。根本无法以魔门中人去理解。 按理来说,从边荒传说到了大唐,到了这个时候,向雨田的功力,自然再也无须邪帝舍利加成。与他同期的不是破碎就是死亡。他早就没有了对手。这个时候邪帝舍利,对他早没了什么作用。也就是跟普通东西没什么差别。他在游历人间,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