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黄色巨人的危机 (第1/1页)
在二十一世纪,一提到工程、矿山机械车辆,很多人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卡特彼勒那经典的“Cat黄”涂装的身影。从非洲矿山到西伯利亚森林,从巴拿马运河到中国三峡大坝,每一处大型工地都活跃着卡特彼勒工程车辆的身影。 近百年来,卡特彼勒公司的产品以其威猛的外形,强悍的动力,可靠的性能在全世界赢得了众多拥趸。尤其是号称全球最大自卸卡车的卡特彼勒797矿山车,更是所有肌rou车爱好者心目中的圣碑。 约翰前世在路易斯维尔的时候,社区里有个叫皮特的邻居是卡特彼勒古董设备机主俱乐部的成员。2015年卡特彼勒成立90周年时候,他自费在社区中心办了一个关于卡特彼勒发展历史的展览,向社区居民们展示了他收藏的400多种卡特彼勒设备模型和一辆他祖父在1955年购买的卡特彼勒履带式拖拉机。 当时,约翰和其他邻居们都很惊异这辆已经出厂60年老拖拉机竟然还能正常使用。不过皮特告诉他们这都不算啥,1938年有一个爱沙尼亚人买了一辆卡特彼勒D4推土机,后来由于政局动荡,他在出国逃亡前把那台推土机埋在地下。 1991年苏联解体后,这个年过八旬的老人重新获得了那片埋有D4推土机的土地的所有权。他让人将那台推土机挖了出来,发现设备状况依然良好,还能正常使用。后来这那台具有历史价值的D4推土机被卡特彼勒在爱沙尼亚的经销商高价买走,成为了他们的重要展品。 如今,约翰非常感谢前世那个叫皮特的邻居。通过他举办的展览,约翰才知道这家1925年成立于伊利诺伊州的拖拉机公司,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和矿山设备生产厂家,还是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以及工业用燃气轮机领域的技术领导者和全球顶尖制造商。 2015年,卡特彼勒公司的年销售额高达470亿美元,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第194位。同时,由于其是全球最大的土方工程和采矿设备制造商,在全球经济增长引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卡特彼勒更是有全球经济晴雨表的美称,它的业绩走势曾16次被列入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 更重要的是,皮特的那次展览,让约翰了解到了这个“工程机械之王”的发展历程。让他知道,1940年这会儿,卡特彼勒公司正处在他90年发展史上最困难的时间段。 得益于美苏两国在30年代初的建交,卡特彼勒公司在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几年里,日子并不算太难过。虽然销售额一年比一年低,但工厂的生产作业仍在稳步推进。 甚至当美国各行各业都在经济萧条中漂泊沉浮的时候,卡特彼勒公司还能有余力进行扩张,把业务扩展到了筑路机、压缩机等领域,还上马了当时全世界唯一的一条柴油发动机流水装配线,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柴油发动机生产商。 卡特彼勒公司能在经济危机期间表现如此惊艳,大部分都应归功于出口销售,尤其是对苏联的出口。 当时,苏联正在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在高速进行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强力推动农业集体化。由于工业化和彻底“消灭”整个富农阶层的运动造成了农业劳动力的紧缺,而大片的集体农庄土地又需要耕种,苏联人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卡特彼勒履带式拖拉机。 虽然美国资本家们没有人会对共产主义有好感,但马克思的那就话是怎么说的来着,“为了钱,资本家会出卖绞死自己的绳索!”翻译成30年代美国工商业界的流行语就是:“不想把产品卖到共产主义国家去的资本家不是好资本家。” 当时,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很多美国企业都想尽办法与苏联人做生意。他们不仅买产品,还出售技术、甚至有的企业连工人带生产线都一起打包卖给了苏联。 在这段美苏贸易的“蜜月期”里,卡特彼勒公司的表现最为抢眼。整个30年代,他们不仅向苏联出口了大量的拖拉机和柴油发动机,还帮苏联人在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设计新建了两个巨型拖拉机工厂。这两座工厂后来都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到了1940年,卡特彼勒公司的这条盈利线突然断裂了。由于苏联悍然吞并了波兰西部和波罗的海三国,美苏两国短暂的“蜜月期”结束了。罗斯福政府宣布对苏联进行经济制裁,卡特彼勒公司的产品被列入了禁运名单。
自从禁令颁布后,卡特彼勒公司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下跌。这不仅导致了公司董事长贝斯特正在运作的几桩并购案直接搁浅,整个公司的资金链也面临断裂的风险。而这反过来又激化了卡特彼勒公司内部的矛盾,一场权利斗争正进行的如火如荼。 当初,卡特彼勒公司是由霍尔特和贝斯特两家拖拉机公司合并而成的。目前的公司总裁兼董事长贝斯特是当初贝斯特拖拉机公司的创始人丹尼尔-贝斯特的儿子,执掌卡特彼勒公司已经15年了。 贝斯特是个了不起的工程师,拥有超过27项专利,他设计的底盘一直到下个世纪仍然被很多卡特彼勒公司产品所采用的。但是现在,他遇到了霍尔特拖拉机公司出身的副总裁——鲁尼-纽米勒的挑战。 纽米勒是个从基层速记员和制图员岗位成长起来的团队管理的高手,1925年两家公司合并的时候,他还只是一个通用零件部门的经理。1938年,他就爬到了公司副总裁的位置,成为了整个公司日常运营的实际管理者。 约翰知道,历史上,明年这个时候纽米勒将成为卡特彼勒公司的总裁,并于1954年正式登上公司董事长的宝座。在他的任期内,卡特彼勒公司的产品线从3种拓宽到了11种,开设了13个新工厂,初步完成了自己的全球化布局。 要是几年前,约翰把手里的这100来万美元资金全砸到卡特彼勒这个光年销售额就达几千万的大盘子里,估计连声响都听不见。但是现在,卡特彼勒正处于内忧外困之中,来自军方的订单将是他们唯一的救命稻草。如果约翰能用好自己的军方身份的话,未必不能从这场内部权力纷争中分到一杯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