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浮云记_(三十)第一堂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十)第一堂课 (第2/2页)

赵钱孙李,周伍郑王。。。那我就姓赵吧。”阿图刚说完,下面顿时倾堂哄笑。

    “哦。。。那你就姓赵吧。。。”苏湄忍不住笑了,随即赶紧用书掩住了鼻梁以下的部位,老师笑学生毕竟不好意思。

    “赵图同学,你还读过百家姓?”那日考较过他的三字经后,她就震惊无比了,根本没想到再问问他还读过些别的书没有。可是刚才他取姓的时候,背的分明就是百家姓。

    “是。”阿图回答。

    他本来想纠正苏湄的错误,既然姓了赵,那么他的名字就因该是赵阿图,而不是赵图。不过他在嘴里飞快地咀嚼了这两个名字各几遍之后,觉得还是赵图这个名字好听些。再说,既然苏先生都理所当然地不叫他赵阿图,兴许这种取名法不妥当。

    “能背不?”

    “赵钱孙李,周伍郑王。。。长孙慕容,司空司徒。”阿图流利地一口气将百家姓背了出来。

    据说目前大宋有一万多种姓氏,但根本就不可能编一本《万家姓》来作为蒙学的课本,所以学生们读的仍然是百家姓。

    “也能写?”

    “能”

    “那你还读过别的什么书?”

    “千字文。”

    “赵图,你坐下。放学后留下来,我要给你做个测试”

    苏湄发现自己和杨山长都犯了个大错误,那就是收到了这种天才型的学生使得两人感到极度的满意,甚至忘了要给他做一个入学前的综合性测试。

    下课后,苏湄便给阿图做了两轮的测试。一轮是算学,一轮是国学。做完了测试后,她放了阿图的学,就赶去了庖堂。此时,其他的老师们都已经开始吃饭了。

    松墨院有一对叫刘荣的夫妇,是牧庄派来专门给老师做饭洗衣的帮佣。老师的饭食是每人一个大大的漆盘,内装一rou、一菜、一汤,三位喝酒的老师每人还有一小角酒,饭是个大桶装的,自己盛。学生的饭食是自己带来的,早上交给厨房,中午前由厨房统一蒸热,再发还给大家。当然如果家长自己送来给学生,那也是可以的。

    “不可能,五位数的乘除法,只用心算?”听了苏湄测试的结果,算学老师孔文喆几乎是吼出来了这句疑问。

    苏湄望着他,郑重地点了点头,然后便转头对杨继擀说:“赵图的确是个读书的天才。”她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给杨继擀讲她刚才测试的结果。

    她刚才先测试了阿图的算学,从蒙学逐渐测试到中学,到后来她甚至将大学的算术题还夹杂着物学题也出给了他做。在帮助他弄明白题意的情况下,他得了满分,而且答案只要不涉及画几何图,都是直接写出结果,根本用不着笔算。

    做完算学测试后,她又让他看了十来首千家诗,解释过一遍意思后,阿图便能背诵与默写了。只是阿图默写的时候,不是用的毛笔,而是只会用铅笔或者用墨水笔书写。

    杨继擀和其他六位老师听到这个结果,感觉是难以置信。

    苏湄说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阿图虽然会识字、写字,但大多数即便是他会读会写的字,都是不知其意的。要让他完全掌握每个字的意义,这可是个水磨工夫。

    “他记性这么好,干脆给本字典他背算了。”另一位国学老师金正釜建议道,随即他自己也摇了摇头。即便是有了字典,那字典上解释的文字他也未必知道其意。

    “那苏老师觉得应该使用什么方法?”杨继擀考虑了一阵,觉得还是先问问苏湄,毕竟她才是阿图的老师。

    “我想赵图的算学是基本上不用学了,他算学上的问题是不了解题意,这还是因为国文程度的缘故。”苏湄停了停,仿佛是下了个决心,“首先他可以只上蒙甲和蒙乙的国学课,算学课可以不上了。其次既然有这样的良才美质,我倒愿意每天给他进行额外的补习,但听说他下午要做工,那恐怕只能是晚上了。”

    “不收学费,还要开小灶,这下学堂亏得大了。”杨继擀随口开了句玩笑,然后正色说:“这恐怕也是唯一的办法。但补课的事也不能由你一人担了,我和你一人一半吧。”

    说完这句,杨继擀才注意到苏湄面前的饭菜还没动过,连忙说:“苏老师,先吃饭,万事吃了饭再说。”

    苏湄一笑,便开始吃自己那份饭菜,边吃边说着阿图给自己取姓的故事,惹得大家一场笑。

    大家谈笑中,苏湄又忽然想到个问题:“少年人玩心都很重,恐怕不一定肯天天补习呢。”

    不过苏湄所担心的问题并没有发生,阿图“玩心”并不重,杨继擀跟他一说,他立即就答应了。

    于是,杨继擀和苏湄说好每人一周,每周一到周五晚上给他补习国学。就这样,他的国语与国文开始有了飞速的长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