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三)小花招吃颗糖 (第1/2页)
第二天一早,傅莼就一个人骑着马,在雪天里上了顿别西南面的抱枕山。 抱枕山因其山势象一个横放的长枕头而得名,其最高之处为随阳峰,高约百丈,因早晚见阳而被称为“随阳”。山脚下数十年前曾开掘出过一个小金矿,后来矿脉枯竭了,所挖的坑洞也都尽数地废弃,但仍然会有人时不时能在附近的小溪中寻到点金砂。 随阳峰上有一座小小道观,名为随阳观,内有殿堂茅屋数十间,道家子弟十余人。十八年前,道士张士奇来到此地,说此山有仙气,然后便于随阳峰上结茅传道。后来他跟傅喆成为了至交道友,得其资助,遂建了随阳观,自称神木道人,还收了一帮徒弟。 傅莼上了随阳观,两日没下山,还说要拜神木为师,在观中出家为道修行仙法。 傅家听说此事,原本不大相信,但还是派了傅恒前去接她下山。傅恒来到随阳观,便看到她身着道装,手里拿着个拂尘在大殿的太上老君泥像前装神弄鬼。无论怎么劝说,她都是说要此生贝叶蒲团、青灯神像、长参老君,就是不肯下山。 傅恒说不动她,只得匹马下山。回家给爹娘一禀报,一下子就把大家都给搞慌了,于是全家出动上山去劝说她下山。 这一上山,又是两天时间。所有的人象走马灯一样轮流地去做说客,苦口婆心地劝她放弃出家的主意,随爹娘回家。 最后,在傅兖保证绝对不逼着她嫁人之后,傅莼才勉强同意下山,并泪眼婆娑地说大家毁了她的仙途,实在是罪过,搞得一家人都是哭笑不得。 傅莼回到昇阳城,日子便是照旧地过,只是所有人都再也不敢提让她嫁人的事情了。 再过两天,长野望夫妇见此事终是不成,只得带着傅家的回覆走了。 傅兖说:舍妹性子粗疏,行事唐突,不足以侍奉贵人,深感惶恐。 ※※※ 松墨院苏湄的房内,只点着一盏小小的三芯油灯,因此光线有些昏暗。 虾夷房屋大多建有壁炉,一般都依墙而砌,炉内燃烧煤球、煤饼或者煤块,上有烟囱将废气排出。没有壁炉的房子则一定会有个大铁火炉,薄铁皮所卷成的圆烟囱打炉口竖立起来,然后在高空中拐一个弯,最后打窗口上的洞伸出室外。 倘若屋里没有壁炉与火炉,虾夷的冬季是没法过的。 此时,墙角壁炉里的煤火烧得正旺,苏湄把晚饭后洗沐过了的头发盘了起来,用一块白毛巾包着竖在头顶之上,身上则穿了件随意而宽松的白袍。 屋里的陈设异常的简单,只是书柜与衣柜各一个、饭桌、书桌和床各一张而已。 饭桌上摆着那盏油灯,油灯的灯火下,苏湄正在给阿图补习国文。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的意思就是身体发肤都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不得有一丝一毫的损毁,这都是属于‘四大’与‘无常’的范畴,不得违背。”苏湄指着千字文上的这一句给他解释着。 阿图看着她白若象牙一般的手指,思绪瓢了瓢,随即连忙收紧心思问:“那什么是四大,什么又是五常?”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谓之四大。仁、义、礼、智、信,谓之五常。这些都是立国立身的根本,也是世间伦理的根基。” “那什么是道?” “道便是万物的原理,以及人行事做事所用的正确方法。其中寓含甚是广阔,你如今不必深究,只需知道上面两点即可。” 阿图认真地点点头,继续说:“那什么是仁?是不是我没饭吃,肚子饿了,坐在街上,别人就扔给我了几个铜钱。” 苏湄语塞,只觉得脸上一阵发烧。听了这位弟子的假设,连做老师的都情不自禁地感到害臊。 不过她还是“嗯”了声,然后继续说:“你说得。。。说得不错,不过仁并非这么简单。上古时代,仁为亲善之意,其字为‘人’与‘二’组成,意指二人之间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