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文宝轩与西洋屋 (第2/2页)
两半,前一半开门做生意,后一半用作了仓库与工作间。 听到有人走过来的脚步声,年轻人回过头来,看清来人后就说一声:“赵图,你来了。” “阿砸,我来看看图样?”阿图回答着说。阿砸姓谈,名中玉,清白的脸蛋上长着一道nongnong的黑眉,身材也看上去带着几分文弱。至于他的小名为什么会叫“阿砸”,这可没人知道,反正他跟店铺的老板屈掌柜数年前从外地搬到这个镇上来的时候就这么叫了。 阿砸点点头,然后去到旁边的一张工作台上翻看了一阵,找出张纸来,然后又cao起桌面上的一块印版,统统递给他道:“图样和版样都在这里,你瞧瞧。” 纸上的图样印着一个正在滑冰的小人,姿态优美,正和阿图所给的画稿一样。版样则是一块木头,比小人大不了多少,上面刻着那个小人的图形,到时候夹在活字中间就可以给印出来的文字配画了。印刷是文宝轩的生意之一,日升学堂的试卷、昇阳城里的士兵cao典、附近饭馆的菜单等等都是在这里印制的。不过这里只是一间工作室,真正印刷的活是在南三巷的一间民居里干的。 看完图样与版样,阿图赞道:“不错。” 阿砸扬了扬眉毛,说:“那我就继续往下刻了。” “好。”阿图答道。阿砸的手艺不错,收费也不贵,刻这么一张小画板也只是收他三十文而已。 从阿砸的工作间出来回到前面的铺头,张泉已经走了,只看见孟冬儿一个人坐在柜台后面就着那个瓷罐吃着午饭。她看到他出来本想起身,却被他用手势阻止了。阿图取了放在柜台笔、墨、砚装在了随身带来的布包里,然后拿起那两摞纸就出了门。
文宝轩的隔壁就是西洋屋,它的老板也是屈掌柜。屈掌柜名叫屈闲,与傅恒年纪相仿,细长眼,招风耳,尖下巴,面白无须。阿图走进西洋屋的时候,他正在柜台上跟着一名伙计算账,算盘珠子打得噼里啪啦作响。 西洋屋是阿图在顿别镇上最爱来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在别的店铺所见不到的东西,比如会跳出来个小鸟进行报时的座钟,镀金或镀银的西洋器皿,象牙或珊瑚制的挂件,宝石戒指与坠子,色彩绚烂的油彩画,铜、木或石雕人像,还有年轻的喜欢的各式千里镜,大马士革刀,西洋刺剑与短剑等等。不过,西洋屋最主要的生意都不是上述那些,而是波斯绒毯与地毯,西洋衣料与西洋酒。 波斯绒毯与地毯有着最好的手工与最华丽的配色,在虾夷这么个寒冷的地方,有钱的人家都喜欢在卧室或厅里的地板上铺一块这样的毯子,即暖和舒适又体面。其次是英国呢子、印度花布、欧洲的蕾丝花边在这里也很好卖,然后就是一些诸如美洲龙舌兰,西班牙的雪莉酒,尼德兰金酒等等在这里也很有拥趸。 西洋屋的堂面就是文宝轩加上后面的工作室那么大,这么小的地方要经营这么多的品种着实有些为难,东西摆放得几乎要堆起来。也正是如此,如此众多的货物色彩斑斓地集杂在一起,就难免给人一种份外热闹之感。 既然屈掌柜还有事,阿图就先不打扰他,开始去看自己所心仪的货色。西面的墙上挂着个金色的面具,它所最独特的一点就是只有左面半张脸。面具是由一个头箍围成,头箍是由精致细碎的花叶纹所缠绕成的,头箍的中间镶着一颗蓝宝石,然后就是垂下来的半张金色的面具,黑黝黝的眼眶外围绕着又一圈花纹。面具之上就燃点着一盏油灯,灯火将金色的面具映照得给人一种华贵且气派不可一世之感。 “赵图来了。”身后想起了屈闲悠然的声音。 阿图一回头,眼见的就是屈闲那张带着祥和笑容的脸,他虽然魁梧高大,但书卷气很浓,平时说话也是慢声慢气。随手将竹纸往地上一放,阿图摘下腰间的佩刀递给他说:“屈掌柜,看看这个值多少钱?” 这个面具的要价是三十二贯,因为屈闲说它是鎏金的,光鎏金所用的金都值得二、三钱。这个价钱阿图可买不起,但屈闲又说他可以用一些值钱的东西来换,于是他今天就带来了中川之战中缴获来的哲阳的宝刀。 屈闲接过刀,拔出一看,但见眼见一片寒芒,伸指在刀面一弹,发出“嗡、嗡。。。”一阵颤响。他的指力竟然能弹响刀面,可见不凡。再观刀柄,刀鞘的装饰,最后赞道:“好刀!” 阿图见他似乎很感兴趣的模样,急忙问道:“屈掌柜,能值多少?” 屈闲微一沉吟,笑问道:“你准备用这刀来换这个面具?”见阿图点头,又说:“如此可是你要略微吃亏些。要不这样,你可再选数件货物,只要总值不超过十贯。” 阿图听了大喜,便立马在店里转了一圈,拿了一个千里镜,一双高筒皮靴,一根皮腰带,一顶皮帽,问道:“正好十贯,成不?” 屈闲看着他手中选出来的东西,含笑点头道:“成。若你下次再有所获,可再来本店换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