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四十三)探路#183;第一日 (第1/2页)
烈风如刀,由北向南,带起扑天盖地的呼啸,将满地的积雪横吹,扑人满脸。 宝姿川发源于顿别西南面的宝姿山间,向东蜿蜒十几里后再横贯顿别入海。在平常的日子里,其河岸两侧俱是山崖峭壁、乱石森林,只有熟路的猎人才能沿着河滩溯流而上,去到它的源头。 进入腊月,宝姿川就冻成了一条冰河,再覆上积雪,便成为了一条严冬才独有的雪道。 虾夷北方,类似宝姿川这样的河道数不胜数。此行就是要由顿别沿着宝姿川向西,先抵达宝姿山,然后再从那里寻找类似的小道并相互串联起来,最终探出一条通向西海岸的道路。 经过两个小时的雪地行军,六十来丈高的宝姿山顶已然历历在目。 受此鼓励,傅莼甩开双腿,迈着被她戏称为“蛤蟆步”的雪地步调,奋力抢在了阿图身前,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山顶。 入眼的是一望无际的雪海,去到长天尽头。雪山延绵,层层垒垒,将山坳遮遮掩掩,也将他们所要寻找的冰河尽藏。 傅莼取出地图,用手指在上面指点着,看上一阵被风雪吹得啪啪作响的图纸,再望一阵前方迷途。 探路的第一程是宝姿山,这段行军业已完成。第二程便是要寻找到紫川的源头之一金霞山。虾夷山间河道太多,山岚丛立,每座山都既不太高,也不太低,要准确地把它们按照地图上的标记给区别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大雪漫山的日子里。 “莼小姐,如何?”阿图凑到她身前询问。他身上除了腰刀、弓箭之外,还背了个蒙上油布的硕大竹筐,这是因为傅莼让他准备六日的干粮,也就是等于常人十八日的份量。 这次探路就只有他们两人。傅莼说:这是因为暂时只有一双制成的滑雪板可用,而且别人也不象她起码练过了几天滑雪,所以就只能是他们两人。 “地图多有不准,不能完全依仗,让我再想想。”傅莼皱眉说,随即一阵雪花吹来,眉毛上就是一片斑白。 阿图在她的地图上看了半晌,自告奋勇道:“要不我先去探探路,然后再回来接你?” 傅莼听他口气里颇有看不起自己的意思,眉头一耸,不高兴地说:“呸!姑奶奶还用你接,别以为自己滑得快就飘上天了。” 阿图也不着恼,只是在地图上点了三处,意思就是自己去看这三个地方,然后脚步一推,人便如同箭矢一般向着山下滑去。 半个小时后,他便转了回来,抢过她手上的笔在地图上画了道蓝线,就是说此路可通。傅莼点头,这正是她适才决定二者取一的道路,随即收好地图,跟着他向山下滑去。 待到他们滑行数里,转了几道弯之后,前途豁然明朗,但见一条窄窄的雪带将两旁群山分开,弯转盘回,平滑如带,形成一条天然的雪道。 “记你小功一次!”傅莼心情大好,向着他高声大囔。滑速太快,带起风生贯耳,若非如此便无法传音。 “小功有何奖赏?”他半开玩笑地问。按照她的性情,奖赏多半就是鞭子。 果然,她大笑:“马鞭一记”,然后脚上催力,俯身加速。 到了中午,他们已经来到了紫川的源头之一的金霞山。到了此处,便已经走了大约三、四成的路程。 山头的一处避风的岩石下,燃点起了一堆篝火,阿图打开了背篓,取出里面的牛rou与馒头串上树杈在火上烤。 烤了一阵,见傅莼坐在那里毫无动静,差异地问:“你不吃?” “你不是正在烤吗?”傅莼扔给他一个白眼。 “这是我的?”他脱口而出。 “你是亲兵,给主将烤rou、烤馒头当是本份。” 阿图无语,只得问:“你的干粮呢?” 傅莼得意地笑道:“让你带六日干粮,四日是你的,二日是我的。” 原来如此,他长叹一口气,将馒头往她手中一塞,恶狠狠地说:“烤好了。” “别以为我不会烤馒头,皮都没烤黄!”傅莼将他手一推说:“继续烤”。 紫川之后,地图上便有十数里的范围内并无川流。若向南而行,便进入中川地界。虽然此时的中川是在自己人手里,但此行是为了探得秘密小道,即便是中川也需瞒着,所以还得另外寻找西去的道路。 这一段路行得颇为艰难,山势复杂,地图上又出现了差错,连阿图探路也错了两次。只到傍晚,两人才走了三十余里,来到一座百来丈高的山头。 地图上标明,此地附近有应一座三岩山,到了此山便可找到幌北川,然后可以顺着幌北川一直西行到天盐城下。图上有旁注说明:三岩山三峰并立如同笔架,峰顶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