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四章原来活下去也容易 (第1/2页)
这是一座古老的寺院,由前向后,逐渐升高。老主持的禅房在后山最高处,站在门口,整座寺庙俯览眼底,残阳的余辉映着静静地院落,把它的身影拉得更长长的,显得更孤寂冷清。许多香客烧香拜完佛沿着青石板纷纷下山去了。悠扬的钟鼓撞击着宁静祥和的山野寺庙,暖风送来阵阵花香。风吹得他打了个冷激,鼻子一酸,莫名的酸楚涌上心坎,长寿逃也似的往后山而来。出了寺庙,沿着青石板两边已染满绿枝的林荫小道来到后山,刚才屋里的所见又呈现在眼前。如果是夏季,瀑布一定很壮观吧,漫步在崎岖的山间小道,阳光从茂密的树林里透进来,光晕点点显得有几分冷寂。他来到潭下,坐在一块长满苔藓的石头上,偶尔一只鸟儿剪过,欢快地飞过空寂的深谷,一切又恢复了平静,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天渐渐暗下来,四周云雾缭绕,雾霭漫漫,凉风从潭口涌来,他感到有点不盛寒了,起身往回走。 等他回到寺院里月亮已升起,皎洁的月光静静地凝视着寺院,一切又恢复平静,空落落的宁静。 “小万回来了。”吱嘎门开了,一缕微弱的烛光透出来。 “老先生多谢你的搭救之恩。” “不必多礼,这是你抄写的诗。” “嗯。” “一手好字,好字呀!”他已爱不释手。“我练字几十年,也没有你这字有神韵,现在能写得一手好字的年轻人真是少见,你是如何写得这手好字的?” “上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酷爱毛笔字,经常在课堂上讲书法,我就那时迷上了毛笔字,多年来得到恩师的指点,所以就有了现在的成绩。” “你的老师叫什么名字。” “袁介名” “哦原来是他,他的书画可是远近闻名的哟,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小万你好像有什么心事?” “唉!”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欲言又止。 “既然有难言之隐,就不必勉强,该吃饭了我们去奄堂吧。” 这个寺庙是方圆几百里出了名的佛子寺,主持有八十多岁是个博学多才身板硬朗的老人,他成天就是写字研究医书,平日里上山采草药,每逢初一十五,总有许多人上山来看病取药,整个寺庙更是热闹极了。 长寿每天都到山下的水潭修身养性,只有在那里他可以暂时忘掉所有的烦恼。 “主持爷爷,你们要年轻人出家吗?” “要,可是要看他与我佛有没有缘。” “我想出家。” “你,你有家人吗?” “有。” “他们爱你吗?” “爱很爱很爱。” “罢了罢了,你六根未尽,这里不是你久留之地。” “你来这里已四天了,你的家人一定很着急,这点钱作为盘缠,明天回去吧。” “家里人不知道我来这里。” “为什么?” “因为当年户口上错了,上了卫校快一年被开除了,怕她们伤心绝望,不知不觉就来到这里。现在想通了,我想出家。” “不,你盛满激情的双眼告诉我,你是一个有志向的年轻人,这里不是你的归处。” “不,我觉得这里像世外桃源,我想在这里。” “你喜欢医学吗?” “治病救人是的志向。” “这样吧,你可以在这里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这是我师父当年留下的一本专治疑难杂症的医学书,你拿去研读吧!” 两人又聊了许久,才知道原来当年老主持因为体弱多病,又得了肝病,家人就把我送到寺庙,在老主持经心医治下,他这个病入膏肓的无人要的弃儿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就这样他传承衣帛,从此就给随老人家识字念经,行医看病。老人百年归寿的时候,我也长大成人学得他老人家的真传,医好了不少病人,可是依然有许多人慕名而来却也失望而归。我一直都在研究,怎样才能战胜现在最尖锐的癌症而日夜cao劳着,几十年来还是无果。老人说起自己的身世眼里闪着一点点明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