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浩天帝_第六章 规范治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规范治理 (第2/2页)

  在闽南常见的是竹木结构的高脚楼,工匠将居住场所架起来,使其距离地面一定距离,这样就可以保证下雨时,不至于让雨水浸透房屋,招来蚊虫。加上竹子自身中空外直,符合南方所需的通风透气。高脚楼底层还可以养猪养鸡,充分利用立体空间。

    在大肆兴建高脚楼的同时,徐浩天还打算建造陈家村码头,在他的设想中,码头最少有50个泊位可供海船和战舰停靠,将负责监工的木匠们惊得目瞪口呆。

    在这个没有起重机、打桩机、滑轮的年代,要兴建一个大型码头至少需要5000以上劳工服役3-4年,而且伤亡率颇高,光是在海上打木桩就风险巨大,更别说他们只是普通的木匠,没参与过如此巨大的工程。

    最后徐浩天只能缩小码头规模,改为修建6个泊位的码头,木匠们在索要800劳工后,勉强接受了任务,不过表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来修建。

    各项工程同时开工的弊病此时已经出现,土著劳工严重不足。为此,陈松再度前往当地土著首领处谈判,争取用精美瓷器再弄出一大批土著劳工。

    徐浩天也派陈启明率一队士兵前往宜兰,用破损的30把长枪和10把横刀与土人首领交易,因为带去交易的长枪和横刀有破损,土人首领不愿按原比例对换,最后只换回了1600名劳工。

    “我打算再修建一条从陈家村港口到宜兰附近的土路,方便新建晒盐场的海盐运输。”在出征路途中,徐浩天看中了宜兰附近的海滩,打算在那边修建更多的晒盐场,因此向陈松提出了建议。

    在得到认可后,800名土人劳工在监工的管理下有条不紊地开始筑路。

    监工制度也是陈松与徐浩天商议出来的管理方法,主要从陈家村人、现有军队士兵和技术工匠中抽专人对劳工进行军事化管理,每天核定每人完成的工作量,对于表现良好的劳工会及时给予奖励,对于奸猾偷懒的则是皮鞭伺候。

    徐浩天原本不希望抽调手下士兵参与监工,但陈松跟他讲这种做法是训练士兵严格听令,如果他连同胞都不敢鞭打,能指望他在战场上勇猛杀敌?当兵的心不够狠,迟早也是炮灰的命。

    接受一番教诲之后,徐浩天幡然领悟,表示了自己站在罪恶的封建主义剥削阵线的决心,手段下作点没问题,只要能挣到钱就行。

    基于无法掌控未来进程的恐惧感,他心目中已经将流求视为自己保命的根基,拼命修路、修码头、造战舰、扩兵,以后还要在每个港口建堡垒,将流求修筑得像乌龟壳一样坚固,别人在咬他一口前要先做好掉几块肉的准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