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盗墓_第154章 至命的沙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4章 至命的沙蛇 (第1/2页)

    贵霜钱币对与其同时代的周边国家的钱币以及后来的印度钱币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和贵霜帝国在中亚腹地长期的统治分不开的,也和贵霜帝国自身的政治、经济实力分不开的,在萨珊帝国控制了巴克特里亚、喀布尔和犍陀罗等地区之后,当地的萨珊统治者就发行了自己的钱币,这些钱币完全是模仿贵霜钱币的风格的,包含有崴狩和他的公牛的图案设计。萨珊帝国在其国土东部的造币厂原来只打制银币和铜币,他们占领贵霜之后,该造币厂开始打制金币,原因是在原先的贵霜统治的地区金币的使用十分普遍,当寄多罗人占领了贵霜的部分领土后,也仿造贵霜钱币的风格打制了钱币,印度次大陆上的古普塔王朝的第一个国王沙摩陀罗·笈多所发行的钱币则模仿了贵霜早期钱币的设计,他以后的继任者照搬原样,沿用了一个多世纪,笈多王朝的金币也是在后贵霜金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的匈奴人在中亚发行的钱币在设计上几乎是贵霜钱币的翻版——正面为站立的国王,背面为坐着的神灵。

    鉴于文字资料的短缺,我们对贵霜国历史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但是它对丝绸之路文化研究的意义是举世公认的。因为它的位置恰好处于丝绸之路的要冲之地,并且其兴盛之世也正是丝绸之路繁荣之时。这是个由中国的大月氏民族建立的帝国,和中国有着不可割舍的关系,可是它的钱币却属于以希腊钱币为源头的西方钱币体系,即打制而成,文字与图案设计并重。所以,就目前方兴未艾的丝绸之路钱币的研究而言,贵霜钱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丝绸之路文化上的意义就在于它拉近了东西方的距离,使东西方能够互相包容,互相接纳。而贵霜钱币则正好体现了这个含义——它是东方民族吸收了西方文化后的产物。”

    罗圆圆不愧为教授出身,长篇大论半个多小时的解释,令我连着咳嗽了几声,涨得脸红耳赤,有关贵霜钱币的历史,我这还是头一次听说。心中不觉有些愧疚不安,低着手儿不断拧着枪施。好奇道:“圆圆姐,我们的课本中,咋没你所说的这些?”

    “大四才有这些课程。”罗圆圆看着我,好久才缓缓收回眼神。摇头苦笑一番这才又继续道:“贵霜钱币是中亚地区贵霜王朝统治时期所铸造发行使用的一种钱币,这是古代丝绸之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一种钱币。由于现存的关于贵霜王朝时期的历史文献十分缺乏,致使这个古老的王国一直带有异常神秘的色彩,过去各国的学者大都依据中国汉文史料作为贵霜帝国历史研究的基础,而在十八世纪以前,欧洲的学者甚至对贵霜帝国的存在一无所知,直到后来通过俄国学者比丘林翻译的有关中亚的汉文史料汇编,才逐渐得以了解。近些年,随着世界各国科学考古工作的迅速发展,有关贵霜王朝的钱币不断被出土发现,钱币上镌刻着的不少铭文,内容尽管杂乱,而且大部分因当时使用磨损,年代久长而模糊不清,此外,还有少部分迄今无法译读,但仍不失为研究贵霜历史的最重要的实物材料。钱币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标志,钱币能对我们提供有关地区远古时代的许多讯息。经过中外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探索,我们对这个陌生王国终于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我国对贵霜王朝没有太多的历史资料。2000年年初,欧美等国的国际钱币市场出现了大批贵霜时期铸行的钱币,不久我国新疆南部喀什地区钱币市场也相继出现了一批数量不小的贵霜王朝钱币,随即流向乌鲁木齐以及国内各地。这批贵霜钱币是由一名巴基斯坦国钱商携来我国南疆出售的,据钱商称钱币近期在阿富汗北部地区出土。流入的这批钱币数量大约有1000余枚,其中大部分属贵霜王朝各个时期的铜币,由于入藏之处土壤及气候等环境的特殊原因,这批钱币保存得十分完好,部分钱币外表带有孔雀蓝或朱砂斑等不同的锈色,所有钱币外表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磨损痕迹,其中部分钱币外表磨损腐蚀比较严重,这是钱币在当时经过流通使用过的主要证迹。”

    “也就是说你也未见过实物?”杨大京摇了摇头,什么意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