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盗墓_第173章 国家一级文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国家一级文物 (第1/2页)

    第173章国家一级文物

    半个时后,狼油熬好了。东倒西歪中,我为每人准备的两只火把也完工了,行李中的几件衣裤扯成条,往胡杨树枝上一捆绑,在渗透狼油,就是一把上等火把。一支狼油火把燃烧个三四个时没问题,只要把熬好的狼油往上一涂抹,重新点燃,基本上一夜的夜路照明问题是解决了。尤其是有野兽出没的地方,一只好火把,可比手电筒强多了。

    狼的确很好吃,虽然从在山区长大的我,又是猎人的后代,还是头一次吃狼。这只死狼足有一百四五十斤,或许是早晨的原因,四个人没吃下一条狼腿。由于有沙漠推拉车,我与他们几人商量,将狼烘烤成干。有食吃,总比沒有食品吃强。烘烤成干的狼,放在沙漠推拉车中的行李中一起拉走。

    收拾好行李,还沒来得及出,杨大京又来事了,非要下坡时去看看坡上古迹。罗圆圆不愧为考古学家,一听下面有古迹,先是瞒怨我为何不告诉她,后是杨大京与一唱一合的非要下去看一眼。我与梦丽极力反对,最终还是同意下去看一眼的法。

    几人来到沙丘顶,下沙坡不是难事。沙坡上有土有石,比前纯沙坡还下多了。沙坡的泥土中,残留着一些陶器的碎片。凭着我解的风水知识,运用寻龙点的技术,终于在一处地点,找到了古墓的具体位置。一座看似呈西北东南朝向墓,令看到这里的杨大京稍微松了一口气。

    几锹快铲开之后,杨大京开始有点激动起来,这一下子他终算是看出了一丝眉目,为了尽快知道事真相,紧接着他又迅的挖了下去。

    好话连篇下,在不高兴的我,不可能不帮杨大京这个忙。由于一墓角露出沙土,开挖起来十分顺利。打开墓头,墓室呈长方形,手电光下隐隐约约能够感觉到整体长度约10米,宽约3米。墓葬东、西两头大部分沙土和陪葬品已经被清理了,中间古墓的拱形砖砌墓顶完全露,墓顶颜色与清理出来的青灰色砖块一致,砖块目测长约15厘米,宽五六厘米。

    这一次,我们真是瞎猫碰上死耗子,神奇的大漠里面,不知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古墓,可如果想要把这些古墓找出来,就必须会看风水,解相关风水知识,才能找到这隐藏在地底下的古墓。

    无论是在古墓里面还是在古墓外面,一个能看的懂风水的人,就可以猜到一些看不到的事,在古代,不论古人是在建造古墓,还是在设计古墓结构,这种种一切,都跟风水脱不了关系

    坐在沙漠推拉车上,一点忙不帮的梦丽,突然有种失落感,虽然不懂盗墓的她,也能猜得出,若把墓翻个遍,沒有一上午的时间,是干不完的。此时已经丧失言权的她,也只能默默无闻地等待。

    见我们三人都进了古墓,无奈的梦丽也只好跟了进来。不过她进来的目的与我们几人不同,一是古墓中避阳凉爽,二是寻找机会顺手来一样古董。在龙门客栈下得到的那些玉器古董,全被李洪洗劫一空。回到北京,也仅是一次伤心的旅游。

    这座古墓没有被盗掘的痕迹,墓室分为三室,墓室地面铺砖。罗圆圆初步判断,这是魏晋时期的墓葬,距今约1700年,墓主人至少是一个部族族长一级的人物。

    该古墓中已清理出土的文物有青铜器、瓷器等制品7件,其中最具价值的是一个青铜器獬豸,另有青铜器顶灯、陶罐、3具用砖头刻塑的人体葬品等。

    罗圆圆的记那是沒的,拿过青铜器獬豸上下翻了翻,一眼给这青铜器定道:“这是一具最具价值的青铜器獬豸,可是个好东西。甘肃省博物馆里,现也收藏也有这么一支獬貅,出土地点位于甘肃的酒泉市。”

    眼前这只青铜器獬貅的造型很特别,酷像一匹像长着又长又粗大尾巴马,马头上还有一把长长剑。开始从外表来看,我还沒认出来这是獬豸,与现在所能看到的獬貅,大不相同,若不是罗圆圆的断言,我还真把它当做一支普通的青铜器陪藏品了。

    好在我没开口打胡乱,要不然不是惹来罗圆圆的白眼,就是杨大京的冷嘲讽。有时不话,还真没人把当哑巴卖。

    起獬貅,还有一个至今迷惑不解的传。传建国以后,国家领导人要把貔貅的图象定为中国人民银行的行标。而风水师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