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 封赏 (第1/2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封赏 康熙这几个月真是喜事连连,三藩刚刚平定,台湾就撑不住了,刘国轩和冯锡范为了保全台湾军民,不得不联合王叔郑聪,说服延平郡王郑克爽,上了降书顺表,大清书算是一统天下了。为了这个事,康熙开心得大宴群臣,几个本来被查出有问题要发配的官员算是捡了大便宜,康熙一高兴,难得的开了金口,赦免了他们这些人,只是把他们打发回了家吃老米,并没有让他们到宁古塔受罪。 姚启圣这会牛起来了,康熙下了圣旨,让姚启圣前往台湾延平郡王府接受台湾投降事宜,并负责安置和管理台湾的政务,台湾至此划归福建总督府管理,可以说姚启圣成了刘国轩、冯锡范等人的顶头上司。当然了,这只是指宣旨接顺表前的这一刻,毕竟一宣读了圣旨,延平郡王郑克爽就成了汉军正黄旗海澄公,虽然品级上不敢说比姚启圣高,但是他可是有爵位的,按大清律,姚启圣就得给郑克爽行礼了。至于冯锡范也是要封爵的,当然也轮不到姚启圣管。剩下一个刘国轩,别人是要封天津总兵的,也不在姚启圣的治下。不过这都不妨碍姚启圣兴奋的心情,不管怎么说,台湾能平安招安是在姚启圣担任福建总督期间完成的,这天大的功劳怎么说都得算上姚启圣一份,姚启圣怎么能不开心? 台湾的事情解决,秦有福算是松了一口气,当初要不是在海上碰上刘国轩,秦有福才不愿意揽上台湾的事情,可问题是既然让秦有福碰上了,要是不能解决这件事情,不用说,不知道会有多少脏水泼到秦有福的头上。秦有福现在已经是被丁忧了的,他当然清楚,要不是压力太大,康熙恐怕舍不得让自己离开京城,偏偏又在海上碰上了刘国轩,别说那些居心叵测的,恐怕就连康熙也不敢相信秦有福的清白。现在好了,台湾的事解决了,秦有福既然已经被丁忧,按照惯例,大臣丁忧期间,如果没有重大状况,不得不用上这个人,即使是皇帝,也不敢轻言夺情。康熙一直主张以仁孝治理天下,要不是碰上实在无法解决的事情,又怎么会让一个丁忧在家尽孝道的大臣轻易回京?再说了,康熙一惯都认为自己很有能力,一般情况下,他都希望自己能凭借他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也免得让某些大臣生出非他莫属的念头来,所以秦有福断定,自己算是可以清净几年了。 正如秦有福所想的,康熙处理完了台湾的事情以后就有些犯愁了,要说起来,顺利收复台湾的事情上,秦有福虽然不敢说居功至伟,但是至少可以算得上是有功之臣,相对来说,至少应该跟姚启圣和施琅的功劳差不多,要是姚启圣和施琅都封官授爵,却偏偏漏下了秦有福,别说秦有福不服气,即便是康熙也觉得太过份了。可是这么大的一件事,要是就这么不赏不罚的,实在难以服众。问题是秦有福一直都没有品级,也没有什么爵位,顶多就是顶着一个郡主额驸的头衔,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赏法。再说了,京城里不知道有多少人恨不得要了秦有福的命,要是皇上能大张旗鼓的表彰秦有福,当初也不至于让秦有福丁忧离京了。 康熙想了半天,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没办法,只好将康亲王请进宫来,毕竟康亲王对皇室的忠心康熙是知道的,而且老王爷经验丰富,非常善于处理这样的问题。 “康亲王,台湾现在已经招安了,朕也算落下了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咱们大清的版图基本上算是全了,这次平台大业,当属施琅突袭澎湖的功劳最为显著,姚启圣总督福建多年,不断压缩台湾的生存空间,这才逼得刘国轩生出了招安的念头,但是如果没有秦有福,要想顺利收复台湾,不知道还得耗费多少粮饷、耽误多少时间,至于死伤就更不用说了。可以说在平台的事情上,施琅、姚启圣和秦有福的功劳难分伯仲,一时间朕都不知道该怎么奖赏他们了。”康熙当然不会明说,他心里有数,有的事用不着他说出来,康亲王自然会明白的。 康亲王闭上眼睛想了一会,大概是理顺了关系吧,然后开口道:“皇上的意思老臣明白了,按说这本不是老臣该管的事情,有功当赏、有过当罚,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然是皇上说了算的。但是据老臣所知,姚启圣和施琅一个是福建总督,一个是大清水师提督,台湾自古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