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风筝_第二十五章。农村根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农村根基 (第2/3页)

到广州哪里去卖,就把朱泾村的地全部给了韩勇,韩勇就把土地按照人头分地,一个人五亩,就是不能把田种荒了。

    今天走到离村里大概二十公里的地方。

    在一片农田边,有一批人正在热火朝天的开挖着沟渠,而远处,正有几个穿着短衫长裤的人走过来。

    “老乡,你们在挖什么呢?”当这几个人走到工地旁边,其中的一个人开口问道。

    “也没挖什么,就是挖些沟渠。”回答的是一个穿着打着很多补丁衣服的老农。

    “是明年灌溉用的吗?”

    “是啊,这一大片田的收成一直不是很好,就是因为水的原因,但今年那个什么朱泾村在那边修了个水库,等把这个水渠修好从那边引水过来,以后的收成就可以增加不少。”老农说话的时候明显带着一股子的喜悦。

    “那这么说那个朱泾村修这个水库让大家都得到实惠咯?”

    “可以这么说吧,至少这附近的几个村的人都可以用的上水了,也不用象以前那样为争水源而打架了。”

    “以前还打架?”

    “打!怎么不打。不打就没有水用,娃子,看你是外地人,不知道我们这,别看我们这小河多不缺水,但其实很多河边是不敢种地的,到了夏季,一场雨就可以把这河面给抬的老高,庄稼全部冲掉。现在有了那个水库,水走的稳了,大家也都可以放心用水开地了。”

    “哦,这样啊……那老乡,你们一般种些什么?”

    “以前靠天吃饭,也就只能种点苞谷、花生啥的,现在敢开田了,而且今年修水库时我也去了,挣了点工钱,明年打算多种点水稻。”

    “这一片田都是您家地?”

    “哪有。这一片是我们村地。我家就得这么两块。”老农指着不远处地一片新田。

    正说着话时。从水渠工地地远处跑过来一个人。边跑边挥舞着手大喊着。一直站在问话人旁边地两人看到后向问话人靠近了两步。右手向怀里摸去。

    “都别碰。这里地人不会对我有威胁。”问话人及时地制止了身边两人地举动。

    直到那个人一口气跑到面前。气喘吁吁面色涨红地说道:“韩村长。你怎么来了?!”

    来地人正是韩勇。他没有马上回答这个学生。而是先让他恢复一下后才回答道:“也没什么事。就过来看看。你是……”

    “我叫杨平安,六级春季12班的。”杨平安立正大声地回答到。

    “我前天被村子里钢铁厂给选中了,因为厂里通知我过段时间会很忙,先让我回来收拾下行李准备准备。”杨平安一脸的兴奋,不知道是因为被钢厂选上还是因为见到韩勇。

    “哦,那要恭喜你咯。”被挑选上就代表着又一个基本完成培训的人才。

    “谢谢村长!”

    “平安,你叫他啥?”旁边一直聊天的老农突然有点弄不清楚来的人是谁。|

    “二伯,他就是我们朱泾村的村长,也就是出钱修建这个水库的人,您不是一直唠叨着要谢谢他吗,这不,他就是。”

    “啥?啥!村长,哟,那可是文化人啊,那个、那个村长啊,这里风大灰多,也没什么招待你的,你看,连口水都没得喝,平安,赶紧带村长去村里,通知家里,杀两只鸡,再让你堂哥去多弄点菜,好招待村长。”在老农眼中,韩勇那是比以前那些先生老师还要厉害的人,要不怎么还要比他们大,管着他们。

    “放松!放松!现在不是在学校,不用象学校那样。现在不是上课吗?你怎么回来了?”

    “不用、不用,二伯,不用那么客气。”看着紧张不已的老农,韩勇心里直叹,对于他们来说,以前因为条件视读书人为贵客、尊客,极为尊敬,这样虽然提高了读书人的地位,却也造就了这些酸儒们鼻孔朝天不视民间脱离群众基础的状况,导致整个国家的衰败,真不知道这种尊敬是民族的幸事还是民族的悲哀。

    “大家坐吧,我来也就是想看看,大家需要我们什么帮助。”

    “村长,您帮我们修水库就已经很帮我们了,还收孩子读书给条出路,哪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