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回 精锐之师出河内 此战之要首在速 (第2/2页)
此退却。 “副帅,此地距离鲁国九百里,云之白马骑全力行军三日可至,干粮也足以支撑,倘若到达鲁国及时,陶刺史必会接应,云当请战袭此处。”周瑜一番介绍军情之后帐内一时安静下来,片刻之后还是赵云第一个言道,并州军中向来上下分明,周瑜是副帅行主帅之责,赵云当然要给与应有的尊敬。且在独自统军之后,此时的子龙亦与往日不同,言谈之中已有大将风度。 “白马营奔袭鲁国?”周瑜闻言先不置可否,而是以手支颌思考起来,大军出,战略战术自然之前便有细致探讨,不过战场军情瞬息万变,统帅所为之事就是要随机应变,公瑾更要根据形势变化很快做出调整。 “副帅,赵将军的白马营有万人之多,此去鲁国多在青州境内,袁本初断然不敢肆意妄为,赵将军用兵稳妥,白马营战力坚强,以诩观之,此法可行。先登飞雁太原三军皆有骑兵营,我军度并不会受到影响。”一身青袍的贾诩此刻来到了周瑜身边,在他身后一尺之地站定,便是缓缓言道。 此次出兵辅助周瑜,文和心中也知那是君侯对自己的看重,虽然虎牢方向陈宫向肖毅请命,君侯亦让之领军,但那里毕竟乃是牵制,就算出兵曹cao的主力尚在徐州并州军并无太大危险。但眼下却是孤军深入,凭他的资历很难迅掌握全军,管亥赵云还好些,麯义和方悦可是身经百战的宿将,周瑜则不同,抛开天赋不论,他的地位决定了他比自己更适合这一角色。 来河内郡之前,主公和自己及周瑜是有过一番极为深入的对战局的探讨的,后者对自己也表现除了极大的尊敬。文和知道自己的长处在于出谋划策而非直接统军,那么尽力辅佐周瑜便是报答君侯信重的最好办法。 “先生说的是,我军有圣旨在手,加上之前的宣扬,袁绍不太可能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对我军不利,即便没有赵将军之言我军也要迅通过冀青二州而达徐州之地,三位将军又有何见。”周瑜颔言道,贾诩的判断也是他的判断,以白马营轻骑突击不失为应付眼下局势的最好方法,并州军一到徐州也定然士气大振,当然周瑜亦绝不会忽视麯义方悦等人的看法。
“副帅,赵将军贾军师之言可行,我军今夜休整之后也可加快度直奔鲁国,既然副帅军师料定袁本初不敢有所异动,那我军就必要求在先。”麯义闻言第一个言道,离袁军势力范围对并州军有利无害。 “副帅尽管下令,悅当尊而行之。”方悦紧随其后言道,肖毅能让他率领肖氏宗族子弟组成的太原营就是对他最大的看重,自从丁刺史亡故之后方悦对肖毅便是死心塌地,因此眼下对主公之弟的支持亦是不遗余力。 “飞燕军与麯方二位将军相同,随时听候副帅军师调遣。”说起对周瑜的支持管亥也绝不在方悦之下,而且贾诩之言也让他心中信服。 “赵将军,几日到达鲁国由将军自定,瑜要的是白马营去之能战,且随时要警惕袁绍军之为,骑兵到后如何作战将军亦可自觉,但要将战况随时报来。”见三员大将也是此意周瑜不再犹豫立刻便对赵云言道,犹疑乃是战场上最大之害,袁绍的动态不得不防,但眼下却不是问题关键所在。战局重大,前方战将是必须要有很大自主权的,否则只会耽误了军情的进展。 “诺,以我白马营眼下之况,休整至明日五更便可出,副帅,云好是留下一营两千骑军供副帅调遣,此去鲁国以奔袭为主,绝不会影响大局。”周瑜决断如此之快,赵云应诺之后却也为副帅安危更多的考虑起来。 “赵将军不必如此,长途奔袭兵力岂可不足?瑜与三位将军一同行军,大军云集当可报稳如泰山,将军不必忧虑,尽快到达鲁国才是当务之急。”周瑜一摆手笑道,合则力强分则力弱可是兵家常识他岂能不知? “诺!”赵云迈步上前正色一礼高声言道,周瑜既有此说他不必再言。 就在周瑜贾诩与众将详细商议进军徐州计划之时,下邳的徐州刺史府门前两名男子同时快步跑来,看那一身装束皆非普通人等,平素亦绝不会有此颇为施礼之行,但今夜却顾不得那么多了。二人之中右那岁数较大的男子便是徐州刺史府主簿糜贞,糜家并不仅仅是豪富商家,在官场之中也极有实力,而他右那人生的是仪表堂堂,面容气质比之糜贞更胜一筹。 “糜大人,孙大人,陶刺史刚刚才睡下,他今日方才能勉强入睡。”远远的听见急促的脚步声,那管家面上就有不豫之色,但当看清两人是谁之后却是换上了一副笑脸,当即迎上前去言道,这几日心忧战局,陶谦也是一直吃不好睡不好,今日用了一些安神之药还是勉强才早睡了下去。 “管家,前方讯报,天子圣旨马上就到下邳,还有卢植卢大人统兵五万前来调停,皆是冠军侯的并州军人马,快,快通传刺史,他听了必定欢喜。”糜竺是立刻言道,面上也有喜悦之色,原本朝廷的消息是无法如此之快到达下邳的,这是肖毅通过天耳传来了消息,方才能如此迅。 “好,二位大人内堂用茶,小的立刻去请刺史。”管家闻言亦是面上一喜,这算是近日以来听到的最好消息了,卢中郎大汉名将老臣,他此乃代表天子。而若论战阵,冠军侯三字比任何事都更具让人放心的魔力,定边军征战天下所向无敌,只要他们及时赶到,徐州这回便是有救了。 管家说完便一溜小跑往后院而去,不一会儿院中便是亮起灯光。 //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