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三章 天涯何处是归途 中 (第2/2页)
江枫愣了,他本身并没有想借着这个出风头,所以才小声念来,不想王佶本身是修行者,耳音出众,竟然给记了个七七八八,众人灼灼的目光,让江枫一点办法也没有,本来在酒席上,他地沉默已经不是很合适了,这个时候如果再拒绝,就显得不近人情了。 摇了摇头,江枫叹了口气,众情难却,他也只有当一回文抄公了。好在,江枫的毛笔字是童子功,虽然后来没有怎么练习,但是当年欧颜柳赵和各种碑帖都是临习多遍的,身在顾委的时候,也曾接触过不少书家,也有所请益,一笔欧体书法虽不能称为书家,写来却绝对不至于丢人的。 虽然开始写的时候难免有点生疏,但是写了两个字之后,渐渐熟练了起来,修行之后,江枫对于力度地掌握早就已经炉火纯青了,这写字也是讲究一个力发乎腰,其根在脚,与拳论中地要求并无二至,不过这全身之力不是形于手指,而是力灌笔尖罢了。唐人作书每用小楷中揩,跪坐在席上,提笔悬肘,江枫感觉这笔尖的流转竟然无比地舒畅,仿佛和体内真气相和一样,笔笔中锋送到,提转之间,竟然无比的自然流畅,而体内的真气,也随着笔尖的运转,或快或慢,纯由心意支配,一时间,这书法竟然大有进境,点划虽细却不觉其飘,虽粗奕不觉其拙,虚实之间灵动非常,整个一篇字写下来,竟然浑然有若天成,气韵流转,从心所欲而不俞矩。当白绢从案几上揭下的身后,墨色竟然深陷入案几中,周良栋见状,赶紧将案几翻了过来,却仍然可见丝丝墨迹渗透过来。
“好字,好字!江兄这一篇真书实是世间难得佳品,佶不及多矣。昔时曾闻逸少作书,入木三分,今见江兄作书,恐不下于逸少也。此赋随物赋形,穷形尽相,行云流水,挥洒自如,一泻千里,纯以气胜,而江兄书法,虽法度严谨,却如游龙飞凤,于规矩中显灵动,虚实变化意趣盎章相辅相成,真乃双绝也。” “愧甚,愧甚,王兄谬赞了。”江枫学着这些人拱手为礼,凭着江枫的修为,气血之类的东西已经控制的很精妙了,到不至于脸红,但是江枫却并没有一点得意的感觉,虽章并非他所作,虽然书法就是江枫自己看来也十分奥妙,算得上当世一流,但是毕竟,这是欧虞褚薛的时代,要说能与这些青史留名的大书家抗行,江枫还是没有这个信心的。毕竟在江枫的时代,虽然有不少打着书法家名号的人,但是不可否认的,书法在那个时代,已经等而下之,不可以追于古人了。 将书作收好,周良栋来到江枫身前,突然一揖到地:“昔时王右军与友人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作兰亭集序,以为千古典范,兰亭盛会,也从此成为文人向往的极点。今我不过一客商,偶遇江王二兄,蒙兄不弃以为同行,当此时与赤壁之下饮酒甚乐,却不想江兄竟成此赋,不嫌吾粗鄙,慨然作书,此恩无以回报,唯愿日日请益于江兄坐前。” 江枫愣了,他并没有想到,写了一篇赤壁赋,竟然引得周良栋这样。这个时候,江枫忽然恍然大悟,他错了,他不应该写赤壁赋,即使他抄了一些唐人华章,那也不过是几首诗词而已,可是赤壁赋不一样了。中国文坛两大盛事,一个就是兰亭会,一个就是西园集会。而这个时候,以苏东坡为主的西园集会还有几百年才会发生,但是兰亭会已经发生了,而这个集会,却是因为王羲之的字和那篇兰亭序而名垂千古,引无数文人心生向往恨不能置身其间。而现在,听周良栋的意思,这一篇赤壁赋,竟然有着同样地效果,实在让江枫感到了害怕。 字,江枫自然不认为自己能够和王羲之相媲美,不过这篇作品确实不错,虽章就不同了,苏东坡,这个唐后最杰出的诗人,词人,散文家,这个亚洲的千年偶像,赤壁赋作为他最出名的散文,那可不是兰亭序这篇文章可以比得上的。 想不到一个小小的思乡,一个下意识的排遣寂寞的行为,竟然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周良栋的激动是完全有理由得,因为,他必将成为这个活动的参与者,而青史留名,而对于华夏古人来说,有什么是比青史留名更加让人向往的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