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茅山 (第1/1页)
茅山,原称地肺山,又名句曲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市境内。茅山山势秀丽、林木葱郁,有九峰、二十六洞、十九泉之说,峰峦叠嶂的群山中有大茅峰、二茅峰、三茅峰等山峰,峰峦曲折,起伏连绵,山中树木苍翠,流水潺潺,秀丽葱绿,风景幽美。又有华阳洞、青龙洞等洞中有洞,大小溶洞深幽迂回,灵泉圣池星罗棋布,曲涧溪流纵横交织,绿树蔽山,青竹繁茂,物华天宝,可谓“春见山容,夏见山气,秋见山情,冬见山骨”。乃是道教“第一福地”、“第八洞天”,是道教上清派、灵宝派、茅山派的孕育之地,号为“上清宗坛”;其开山始祖是茅山三兄弟。当时,陕西咸阳南关的道士茅盈,到江苏句曲山华阳洞修炼。不久将二弟茅固、三弟茅衷接来同修。茅氏三兄弟在这里历经劳苦,采药提炼制成丸散膏丹为民治病,众民感其恩德,送“有求必应”匾额。民间相传,茅氏三兄弟都修炼成仙,乘白鹤飞去。当地百性立庙祭祀,改句曲山为茅山。 后世道教尊奉茅氏三兄弟为“三茅真君”,为茅山派的祖师。大茅君茅盈为“太元司命真君”,或“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东岳上卿司命神君”;中茅君茅固为“定箓真君”,宋理宗封为“定箓右禁至道冲静德佑真君”;小茅君茅衷为“三官保命真君”,或“三官保命微妙冲慧仁佑真君”。 茅山的宫观道院最盛时多达257处,有房屋5000余间。太平天国时曾遭兵燹,至清末,尚存"三宫五观"。三宫为崇禧万寿宫、九霄万福宫、元符万宁宫,五观为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1938年9月,日寇扫荡茅山,焚毁了90%以上的道院房屋。"特殊时期"中,茅山道院又遭损毁,只剩一些断垣残壁。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政府拨款修复了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合称茅山道院。 二零一五年三月十八日,大茅君“太元妙道冲虚圣佑真君东岳上卿司命神君”得道成仙之日,茅山脚下人流如织,诸多信徒前来进香。人群中一个穿着青布道袍的年轻道士随着人流向山上走去。道士名叫童凯琪,是正一道的俗家弟子,自幼受僵尸道长林正英的影响,对道教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后偷偷跑到龙虎山上清宫欲出家修道,因年龄尚幼又无大人陪同,未被收录,退而求其次拜在第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胞弟张祥云门下,做了个俗家弟子。也学了一些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等拳脚武术,其师传了他一本《天师道法秘录》,可惜任凭他怎么学,也没学出个名堂来。因受林正英僵尸片的影响,加上最近他又一直在看港剧《我和僵尸有个约会》,对茅山情有独钟,一直想到茅山求道,今次终于成行。 童凯琪随着人流从茅山脚下游览至乾元观,一进道观大门,便看见一座祭坛,这座祭坛共分三层、分别有东南西北中五个门,每个门都有一个不同的名字,正面的名字用天书所写,反面有翻译。过了祭坛,便来到灵官殿,殿门两旁写着一副对联“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殿正**着道教护法神王灵官,赤发红须,手持九节神鞭,脚踏风火轮,威风禀禀。随着游人的脚步,童凯琪一路顺着三清殿、斗姆宫、财神殿、刑赏堂、玉皇殿来到了三茅祖师殿,只见殿中三茅真君神像威严,童凯琪跪在蒲团上默默祝祷到:“三茅祖师在上,弟子童凯琪,一心向道,奈何未得真法,始终未能入道,望求祖师慈悲,赐我真法,弟子必将光大茅山道门,不敢或忘。”拜完了三茅祖师,童凯琪出了乾元观,便一路游览至九霄万福宫和元符万宁宫,来到茅山道院客堂,办理了入住手续后便在茅山住了下来。 一晃十余日过去了,童凯琪也与许多茅山道士交流,却未能得遇明师,道法仍是不得其门而入。这一日,童凯琪前往三茅峰拜访一位老道长,一路想着再等两日便回四川老家,再去青城山碰碰运气。刚到三茅峰附近时,突然风云变色,雷声滚滚,童凯琪一见暗自着急,快速向着观里跑去,不成想还未跑得几步,大雨便倾盆而下,便只得向一棵大树下去避雨。
这时,一阵雷声响过,便只见一道紫色的雷霆直直的向着树下的童凯琪劈来,眨眼间便落至他的头顶,童凯琪随之便失去了知觉。一瞬间他想到:果然是大树底下招雷劈么。 童凯琪却未曾见到九天之上,蔼蔼云层之中,站着四位道人,只见当中一位道人,头戴紫金冠,身穿八卦衣,手中捧着一柄玉如意,正是道教赫赫有名的至高神"三清"尊神之一,上清真境灵宝天尊,而那后面三位道士赫然是茅山三茅真君。只听大茅君茅盈道:“不知天尊这是何意啊?”灵宝天尊笑了笑,说道:“如今之世,物欲横流,难得见到如此潜心向道之人了,他既有此志向,我又何妨助他一臂之力,宇宙无垠,世界无数,如恒河沙数,他在此世界中无缘得道,我见他颇喜我和僵尸有个约会,便给他一个机会,弥补心中的遗憾吧。那个世界中妖魔横行,秩序颠乱,且我上清教派式微,或许他能重整我上清教门,也未可知呢。”“既如此,那我也助他一臂之力吧。”大茅君说完便把一剑、一印、一符、一玉圭、一砚台向着童凯琪头上扔去,转瞬之间就没入其头顶。书中代言,那五件法宝正是那茅山镇山之宝,这也是那童凯琪日后行道的保障。 待大茅君收手之后,那天尊便大袖一挥,三茅峰上凭空出现一黑洞,童凯琪随即没入其中,转瞬不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