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娘家小舅 (第2/2页)
一边吃瓜一边说。 “奴婢谢殿下。”春竹弯膝行礼,既不吃瓜也还不走。承明一看,原来她在打量小舅舅。也是,在这个年代十七八岁还没有嫁人的姑娘确实不多。春竹要不是宫女的话应该连孩子也有了。她这是看上小舅舅了,李承明暗道。 “舅舅今年多大了?”承明知道春竹现在非常想了解小舅舅的情况就替她问到。 “二十一了”小舅舅也感觉到春竹对自己有些异样,小脸再次变红。 “哦,舅舅娶的是那家的姑娘,有孩子了没有?”承明忍住笑继续问。 “是荥阳潘家的,有个儿子已经两岁了。”说这话的时候小舅舅的脸依然是红得,不过从他脸上的表情可以看出来,他对自己的婚姻很满意。 承明抬头看了看站这身边的春竹,她虽然不在盯着小舅舅看,可脸上却没有一丝失望的样子。完了、完了这丫头看来是做小也愿意。其实春竹早就盘算好了,她心里压根就没想过要做正妻,荥阳郑氏乃是名门望族,给这位郑公子做个侧妻也比给一般小吏当正妻要风光的多。自己虽然是个宫女,可却伺候了汝南王八年,谅他们郑家也不敢欺负自己。 “春竹,我给你改个名字,以后你就叫春梦吧,不,现在就开始叫。”李承明放声大笑。 “谢殿下,这个名字好听。”春竹笑着跑开,不对,现在是春梦了。 李承明有些枉然,本来是想取笑她来着,敢情春梦在这个年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 “舅舅,把你的名字告诉我,我好去找父亲给你谋个差事,不过能不能建功立业,名留青史,那就要靠你自己了。”李承明一本正经的说。 “郑文信。”小舅舅扭扭捏捏的说。尽管他也只是个二十一岁的少年,可还是觉求自己的外甥办事有些不好意思。
郑文信,李承明念叨着这个名字把他所知道的唐朝历史从隋唐演义、贞观长歌到薛刚反唐仔细的回忆了一遍,都没有郑文信这个名字出现过,看来小舅舅同志是无法青史留名了。 “舅舅,春梦可能是看上你了,你对她有没有兴趣?”李承明心想既然春梦看上你,我就索性帮帮忙,能不能成那就看春梦的魅力和你的定力了。 郑文信干笑了几声,没有回答,可能是嫌弃春梦的身份。 “舅舅学过些什么?先告诉我,我好和父亲讲。”李承明见郑文信不好意思回答也不在问,转而和他说正事。 “学过不少东西,主要学的是兵法和骑射。”看起来郑文信也是个好武的。 “舅舅快给讲讲,都学过些什么兵法,你会不会排兵布阵,一字长蛇阵你知道不?好破吗?”李承明记得隋唐演义里靠山王杨林用的就是一字长蛇阵,让瓦岗群雄一筹莫展,最后好不容易请来罗成才破了此阵。 “一字长蛇阵是最简单的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出来的。顾名思义布此阵的时候阵势要一字排开,两翼也就是蛇首和蛇尾是骑兵,蛇身是步兵。此阵共有三种变化,击蛇首,尾动,卷;击蛇尾,首动,咬;击蛇身,首尾至,绞!要想破它也很简单,只要用两个步兵方阵同时对手两翼骑兵运动,使其无法发挥其机动灵活的能力,再以强悍重骑兵为主对其蛇腹步兵发动强悍冲击,使其阵形散乱,失去秩序!一举击溃步兵方阵,将长蛇阵切割成为三块,如此一来,长蛇阵各自为战,无法再以三方配合作战,阵势就不攻自破!。” 郑文信从小就熟读兵书,阵法正是他的强项,解释的不但浅显易懂,而且头头是道。李承明看着郑文信指手画脚,唾沫四溅的样子想起一位古代的知名人士“纸上谈兵”的赵括。不过他不可能有赵括的成就,因为他没有机会统帅四十万大军。 “可是两军交战布阵有到底什么用?阵布的在好在有用,人家只要不来打你的阵你能有什么办法,还不是在这里干站着,谁也赢不了谁。”李承明一直怀疑古代阵法唯一的作用,就是交战双方的主帅用来比试谁更聪明,能够从对方摆的迷宫里走出来。 “敌我交战,阵布的是否合适非常重要,只要阵布的好,以弱胜强、以寡击众,就不是难事,两军对垒主要打的是粮草和补给。前隋大业十年,齐郡左孝友占据蹲狗山聚众十余万起兵反隋,名将张须陀统兵一万进剿,张须陀部列“八风营”阵紧逼左孝友部,又分兵扼守要害,左孝友数次突围均未能突破八风营,一月之后粮尽,左孝友被迫率众出降。你说阵法重要不重要?”郑文信说这话时,神情激动,对张须陀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张须陀,他很厉害吗?我怎么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承明的记忆中隋唐年间的风云人物好像没有姓张的。 “那时候还没有你,所以你不知道。张将军身经百战,未尝一败,唯一战败的一次就是他战死之日也是他的最后一仗。本来是有机会逃走的,他已经已突围只是见部下仍然被围,遂再冲进包围圈救人,如此四次,张须陀才力尽战死。”郑文信惋惜的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