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真田昌幸 (第2/2页)
定,少了一份风险;其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天下战乱多年,迟早要重归统一。就目前形势来看,信玄公殿下和信长公殿下两位都是当世英雄,天下或许就在两人手中。然而最终是谁胜出,没人可以肯定。既如此,攻弹正大人让源五郎出仕前田家,这样一来,不管日后如何,真田家都能享受一份富贵,将家名传承下去。” 前田长利说这番话,倒是有点逾越了。不过,真田幸隆都坦诚了他自己的想法,前田长利再拐弯抹角反而不好,不如直截了当地说出来。况且,以真田幸隆的睿智,就算不满意前田长利的意见,也不会将谈话内容泄露出去,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前田大人的心意,在下确实了解了,承蒙大人高看,在下代源五郎拜谢了!”真田幸隆施了一礼说道,“不过,此事还得和源五郎商议一番才是。” “攻弹正大人说的正是,即如此,那在下就静候佳音了。”前田长利说道。 前田长利回到了大厅,等待消息。 真田幸隆不是武田信玄的嫡系家臣,虽然也甚为忠诚,却应该不会死忠,否则也不会搞出放逐真田昌幸的事情来。而在历史上,真田昌幸继承家督之后,在四面都是强势大名的环境下,为了保证家名传承,算是八面玲珑。 而且,到了丰臣家和德川家决裂的时候,真田昌幸虽然更加看好德川家,但是,为了报答丰臣秀吉的知遇之恩,让长子真田信幸转投德川家,这样一来,不管是丰臣家胜出,还是德川家胜出,真田家都能保留一份富贵,家名也能传承下去。
既然真田昌幸后来会那么做,真田幸隆的才能并不比真田昌幸巅峰的时候差,怎能看不到这一点?历史上真田幸隆没有这么做,估计也是一直没有机会罢了。 “真田源五郎昌幸拜见主公!”前田长利的等待没有白费,过了一个多时辰,真田昌幸父子便出来了,真田昌幸更是直接拜礼。 “哈哈,今日能得到源五郎的效忠,真是我前田家的幸事啊!”前田长利高兴地扶起真田昌幸。 “源五郎,既然效忠了前田大人,那么就要努力奉公,效忠主家,这是作为武士的信义啊!”真田幸隆说道。 “谢父亲大人教诲!”真田昌幸又向真田幸隆拜道。 “好,从今日起,源五郎你就是本家的足轻大将了,希望你努力奉公!”前田长利高兴地说道。 足轻大将,这身份不高,但是,真田昌幸这会儿还是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才名不显,甚至刚刚被真田幸隆放逐,能有这么一个出仕起点,已经算是不错了。毕竟,真田昌幸寸功未立,若是给的身份太高,反而不利于前田家的团结和真田昌幸的发展。 当晚,真田幸隆举行了一场宴会,即是欢迎前田长利一行,也是为真田昌幸践行。虽然正是春耕时节,但真田幸隆的几个儿子都参加了,从真田信纲和真田昌辉的表现来看,几兄弟之间的关系真的不错,对真田昌幸的爱护也十分明显。怪不得真田昌幸早年立志成为武田信繁一样的人,只想辅佐兄长将家业发扬光大。 ‘人们都说上天是公平的,以前我是不信,现在倒是有些相信了。’前田长利想到,‘这次出使武田家,事情虽然顺利,却差点菊花不保。现在倒好,让自己撞上了真田昌幸这位牛人,算是弥补了自己受伤的心灵吧。’ 真田昌幸的才干,在历史上已经得到了证明。虽然在军略和谋略方面,真田昌幸比不上第一军师竹中半兵卫。在政务和权谋上面,真田昌幸又比不上第一参谋本多正信,但是论及综合能力,却是不弱于前两位牛人的。况且,现在的真田昌幸年纪还小,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若是经过竹中半兵卫和本多正信的教导,真田昌幸又会成长到哪一步呢? 一夜尽欢之后,前田长利一行,第二天一早便告辞了。为了感谢真田幸隆的慷慨,前田长利与真田幸隆定了一份小协议,主要是商贸方面的。东山道就要开通了,其中蕴含的利益之大,前田长利不敢独吞,武田家这边也需要一个帮衬的人,武田信玄的人品实在不是很可靠,而真田幸隆就是那个能在关键时候,给前田长利暗示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