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31 第二代车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31 第二代车床 (第3/3页)

三台制造出来,可否找到合适的人选?”史可接口道:“第一台车床虽然是由下官与范大人、以及另外三名实验室的同僚共同cao作,但其它几位学者的动手能力也不差,尤其是范大人,平日的一些机械制作大多是由他自己完成。不过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好在我们已考虑到了此问题。这些天来,范大人已从工部所属的各个作坊中找了几十人进行培训,现在这几十人正在旧车床上实习cao作呢。”

    李不伟听他如此一说,也甚感欣慰,又道:“车床的cao作人员一定要重点培训。同样的一台车床,不同水平的车工所加工出来的零件,其精度要差上好几个等级。几位大人既然考虑到了这点,不妨再加把劲,将其它几种机床的cao作人员也都物色上一批。另外,还要招收一批技术最好的钳工。目前这两台机床的安装都是我们几位进行的,如果以后有更多的机床制造出来,自然要由高级钳工进行安装了,其中的重点又是轴承的安装。高水平的钳工安装出来的轴承,其使用寿命也要高出许多倍。”范东来笑道:“大人请放心,工部所属的工厂国手艺好的工匠大有人在。这些人都有过多年的制作与安装经验,虽然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齿轮与新式轴承,但如果稍加培训,必然可以成为合格的安装钳工。”

    李不伟看到范东来如此肯定,也放下心来,心想中国古代时并没有精密的机械加工工具,但又能制造出那么多精美的东西,自然是工匠的手艺必须相当出色才行。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宋的合格钳工恐怕要比后世多出许多倍了。想到此处,李不伟不由得点头笑道:“范大人说得有理,如果再需要更多的人手,还可以从民间寻找,工钱按正常的两倍付给,不过保密工作却要做好才行。”他顿了顿,又道:“如今这三台新式车床安装好之后,要日夜加班生产,尽快将其它几种机床制造出来,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又是铣床。因为有了铣床,齿轮的生产速度与精度将会大为提高。总言之,近期的重点将是蒸汽机的研制与机床的制造。”众人听李不伟如此一说,一时都兴奋异常,只有王思维在一旁低头沉思,心想,虽然实验室的房子是由朝庭修建,但其它的试验与研究的费用却是另算。目前这几台车床的制作已将朝庭拔给的经费花掉大半,倘若要再招收更多的人员,这开支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话虽如此,但王思维看到众人摩拳擦掌的样子,一时也不好说些泄气的话,心下又在暗自盘算着总要找个合适的机会将此事报与李大人才是。

    李不伟看似胸有成竹,其实有一件事却是让他极为担心,这就是原材料的供应问题。为了制造出三台合格的车床,众人已用掉几十吨的毛坯件。虽然这些毛坯件可以再次回炉熔炼,但按眼前这种生产速度来看,铁与铜的产量必须要尽快提高,否则等到更大型的机械开始研制之时,恐怕会遇到原材料供应不足的情况。李不伟自然知道原材料,尤其是铁与铜等金属的产量对于工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这几天也为此做了一些准备工作,又在《大百科全书》上查找了一番,心中已有了周全的计划,只是在最终的结果出来以前,他心中还是有些担忧。其实,李不伟虽然心有所虑,但他也清楚地知道以目前的制造技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进展已属不易,况且第二代车床的精度多少也有些出乎自己意料,他实在没想到宋朝的手工技术竟然如此了得,虽然机械加工会造成一些缺陷,但也能以手工的方式进行修补,而且丝毫不影响其精度,这也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

    李不伟刚来到宋朝之时,他原本想着大宋再有几十年就将被蒙古所灭,自己既然懂得许多后世的科技,再加上那本超级宝典《大百科全书》,理当为大宋的百姓及朝庭做些事,至少能够使宋朝的军事发展起来,如此便可保得不受侵略。等到火炮试制成功,再与史冀等人接触的久了,他又多少接受了一些收复江北失地的想法,因此有一段时间又在大力发展兵器技术。再后来,第一台车床制作成功以后,李不伟的想法又有所改变。按原历史中记载,南宋在随后的两三年中虽然在四川一线与金国有些战事,但都是些小规模的战役,而且金兵也从未打过长江一线,另有山东李全的南攻长江防线,也是在三年之后的事情了。李不伟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便决定在此期间先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等到时机成熟之后,想要制造各种火炮、火枪也不是什么难事,自己便可功成身退,又或者可以辅助大宋的学者继续发展技术。李不伟的这种想法其实也没有错,只是他没有想到人在江湖身不由已,更没有想到自己以后还要肩负着更重大的责任。

    此时已近黄昏,李不伟坐在车中惬意无比,自己现在好歹也算是有专车接送的人了,而且还有一大批保镖每日跟随左右,这在后世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李不伟的亲兵队长正是那日在永久车行门外见到的徐超,他当时记下了此人的模样与名字,后来再找到史冀描述一番,才知道徐超是火炮营中的一员,其职责是负责火炮的安全,因为他此时太过年青,因此史冀也没有立即委以重任,只想着先在军中磨练几年之后,再将其提拔为自己的亲兵队长。而徐超虽然有一身好武艺,却也不因此而有所抱怨,每日训练时恪守本职,深得军中好评。当日史冀听说李不伟想将徐超要了过去作为亲兵队长,当下二话没说便答应了。其实,李不伟对目前的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每日在实验室中有人端茶倒水,往返路上有十几人专门护送,回到家中又有现成的饭菜,这种日子正是他一年以前梦寐以求的。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已然停下,车外传来徐超的声音:“李大人,已经到了您府上了。”

    李不伟刚跳下车,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大门口向这边张望,正是香儿。见到李不伟回来,香儿原本紧锁的眉头忽然现出一丝笑意。李不伟远远地笑道:“香儿,这几天好清闲啊,几乎每天都能在大门外见到你,要不要再抄些书?”香儿面上一红,低声道:“我这几天刚好有些空闲,便出来得多了些。是不是又有书要抄了?我近来写字的速度已快了许多,相信下一本应该会提前抄完的。”李不伟原是开个玩笑,如今见香儿一脸的认真,一时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忙道:“其实我倒真的有些东西需要抄写,只是这些内容都分散开来,我还没来得及整理,因此倒也不急于一时。”李不伟说的正是从大百科全书中看到的一些机械加工,钢铁冶炼,化学制作等等的知识。这些内容本来是印刷过一本小册子的,只不过那本小册子大都讲些经验之谈,对于详细的理论却未加说明。李不伟这些天来凭着自己的记忆,已经将这些知识中的一部分讲给了众学者,当然也都被一一记录成册。但毕竟记忆的内容并不系统,所以他又决定将其中最为适用的部分抄了下来,然后再批量印制。虽然李不伟也知道系统性地讲授一门学科的重要性,可这些课程的内容实在太多,因此他每次想到抄书,便给自己找些借口回避了过去。

    香儿紧跟在李不伟身边,笑道:“如果又有书抄,那是最好不过,如此一来我便不会再闲得无事,每日傍晚站在门外发呆了。”

    (注:关于加工工艺,以现代的条件是完全可以做出来的,但换到宋朝能否达到如此精度值得怀疑。作者曾搞过三年CAD/CAM/CAPP,但都是对SOLIDWORKS与AUTOCAD等的二次开发,真正的工艺知识不多,希望高手指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