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68 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68 枪 (第4/4页)

于枪支完全没有概念,更不知道步枪到底有多重,只觉得在电影上看来,步枪并不算太重,有些士兵单手提着步枪仍是健步如飞,就连胳膊上的动作,也丝毫看不出手中提着一个十多斤的铁家伙。然而此时真正将步枪拿到手里之后,才有了真实的体会。

    叶子祥道:“这两种枪械的子弹全部都在试射场。士兵们早已等候多时,就等着几位大人前去察看了。”

    几人直奔试射场而去,十多名火枪营的士兵早已列队等候。等到真正开始装弹时,李不伟这又是吃了一惊,虽说步枪子弹是实验室设计的,但真正做成实物,却是另外一番光景了。眼前这批步枪子弹排在一起,几乎像是一支支小手电筒,虽然直径不是很大,然而长度却是不小,显然是粒状火yao的威力仍然不足,又为了达到一定的射击距离,因此增加了装药量。李不伟正看得吃惊,又听到叶子祥在一旁边道:“开始吧。”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已熟练地拉开枪膛,装入一颗子弹,然后半蹲着,将撞针往后一拉,闭上左眼稍一瞄准,再一扣动板机,只听‘砰’的一声,一阵白烟过后,这名士兵也被反冲得退了一下。

    李不伟放眼看去,只见远处从三十多米开始,陆陆续续摆放了许多靶子,一直延伸到两百多米开外。李不伟正待询问一下射击的结果,只见刚才那名士兵又将枪膛拉开,弹壳已是自动退了出来,紧接着,这名士兵从怀中摸出另一颗子弹装了上去,前后不过十秒钟,又进行了一次射击。又冒了一阵白烟之后,这名士兵用手摸了一下枪管,道:“叶大人,枪管已有些发热,不过再射击五六发子弹应不是问题。”

    叶子祥稍一示意,这名士兵便退了下去。此时早已有人跑了出去取回靶子。第一个靶子是在五十米处取回的,第二个靶子却是在一百多米的地方取回的。李不伟上前稍一观察,便对这种步枪的性能有了大概了解。五十多米远的那个靶子,子弹已将近一厘米厚的木板完全洞穿,只是稍稍脱离靶心四五厘米的样子,而一百米远的那个靶子,虽然也已被洞穿,但是弹孔离靶心就远了,足足有近二十厘米。

    李不伟转头看去,只见刚才那名射击的士兵肃立在当地,脸上却露出颇为得意的神色,显然对射击的结果极为满意。李不伟赞道:“不错,不错,两发全部命中,已是相当不简单了。”叶子祥道:“李大人,这支步枪仅是试制品而已,虽然准星也经过了调整,但是瞄准装置仍有些问题。等到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其精准度又会大增。另外,眼前这批子弹,虽然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但是弹头的质心却是各异。等到试射几百发子弹之后,才能找出最合理的设计。至于清膛弹,其结构与火yao用量也与普通子弹有所不同,大概每射击六七发子弹,便需要发射一发清膛弹,将枪管中的残渣除去。”李不伟笑道:“清膛弹是必须的。普通的子弹,多做一些测试的也是必然的。其实看今日的试射结果,已是相当不错了。”叶子祥忙道:“大人过奖了,这些都是实验室的设计,而且听说子弹的形状还是大人您亲自提出的方案。”

    李不伟又是一阵客气,心中却想道:这叶子祥虽然没有听过我讲课,也没有去临安大学学习,但他此时说出话来,却是满口的术语,就是比起实验室众位学者来也是毫不逊色。看来大宋朝的能人辈出,随便从兵部挑出一人,便能在短短的一月之内,将这些物理单位,甚至各种机械术语活学活学,真是不简单。此人担任枪械厂的总管,估计也没有人会不服。

    正思索间,只见刚才射击的那名士兵又走了过来,原来已是到了试射手枪的时候了。手枪的枪靶就没那么远了,只是在十米与二十米范围之内摆放了六个靶子,这士兵拿起早已装好子弹的左轮枪,对着前面的六个靶子连发六枪。李不伟只觉得不到十几秒的时间,六发子弹便已全部射出。此时又有士兵将枪靶一一取回,众人再检查时,却发现每发子弹都射到靶内,只是没有一发正中靶心,但最远的也只相差十多厘米而已。

    此时,那名士兵已将转轮卸下,更换了一个新的转轮,又快速地装填了六发子弹,却并未射击,只是看着李不伟等人,意思是说如果要再射击,现在正是时候了。

    李不伟忙道:“先不忙着射击了,让我先看看子弹。”说着便准备伸手前去拿枪。那名士兵迟疑了一下,倒转枪口递了上去,道:“大人小心,枪管仍然在发热。”李不伟接住枪柄,伸手轻轻碰了一下枪管,果然已开始烫手。叶子祥一旁说道:“连续发射六颗子弹后,不仅是枪管,就连转轮也会跟着发热。由于诸位大人在此,因此为了安全起见,第二轮射击时就要更换转轮,免得将底火引爆发生误射。”

    李不伟点了点头,已无心再与叶子祥答话,因为他现在正好退下下转轮,仔细观察着里面的六发子弹。

    手枪的子弹约五厘米长,最前面正是灰色的圆形铅弹,再转过枪身,却发现子弹的尾部装了一个火帽,与方才在雷汞厂中所见到的一般无二。看来,左轮手枪为了制作简单,子弹全部采用圆型小铅弹了。

    叶子祥又道:“手枪的子弹制作起来并不难,只需在将铅弹放到弹壳的前面,然后用滚压机将四周压实便可以了。这几日,我们总共试射了四十发子弹,只有五发子弹没有射击出去。究其原因,却是火冒的加工质量问题。如今还有二十多发子弹,大人要不要试射一下?”

    其实李不伟进了枪械厂的大门之后,就已有些等不及要开上几枪了。听到叶子祥如此一说,李不伟再也按捺不住,喜道:“好,我先放上六枪。”说着,已是举起了枪,却又发现这枪看起来轻巧,真正举起来之后,还是有些份量。李不伟正在犹豫着要不要双手举枪射击,又想:刚才那名士兵是单手射击,我若是用双手,岂不是有些说不过去?这枪的反冲力估计不大,以我的身体条件,单手射击应该不是问题。稍一犹豫,便单手将枪提了起来,对着前面剩余的十多块靶牌连发六枪。等到这一轮射击过后,李不伟也不要士兵取回靶牌,径直将手枪递与赵范,道:“赵将军也试着射上六发吧。”心中却想:我刚才射击了六发子弹,怎么一点感觉也没有?看来有一多半都脱靶了。如今赵将军再射出六发,便分不清到底是谁射得好,谁射得差了。倘若到时靶牌上连半个小洞也没有,便说明我俩都未曾射中,这开枪的水平还是一样的。

    ……

    回到家中之后,李不伟仍是一脸的兴奋,周依依一旁看得清楚,笑问道:“不伟哥哥,你这般高兴,可是今日试了左轮手枪?”

    李不伟笑道:“是啊,我开了十二枪,赵范将军开了六枪,结果靶牌上有十二个小洞。”周依依一愣,又听李不伟道:“但我之所以高兴,并不是因为此事,而是再过一些日子,实验室就要通火车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