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之工业革命_2.76 倾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76 倾诉 (第2/4页)

正是郑永江的儿子郑大方,旁边那位十八九岁的姑娘,是其女儿郑小圆。而郑永江的夫人吉氏,此时正在厨房中忙着指挥呢。

    李不伟仔细观察了一下,只见郑大方并不大方,反而显得甚是小心谨慎,倒是其meimei郑小圆却并不圆滑,言行间流露出一股果断泼辣。李不伟看得暗自好笑,心想这郑永江为自己的儿女起的名字,怎么正好与性格相反呢?

    周依依忽道:“郑大叔,爹,我们在临安喝酒时,都要行酒令的。不如今天也来行酒令如何?”周进听得一怔,又笑道:“好吧,既然你们年青人喜欢,那就玩玩吧。我与郑大人就不参与了。”

    周依依听了微觉失望,她本想着一桌人热热闹闹,却没想到自己的父亲竟然要退出。正待再次出言相劝,忽听到郑小圆笑道:“好啊,就行酒令吧。不过,我爹与周进也要参与的,谁也逃不掉。”

    郑永江闻言大吃一惊,忙喝道:“小圆,不得无礼!周兄弟是李大人的岳父,你怎么可以直呼其名?”说着,又忙站了起来向周进连声赔罪。

    李不伟与周依依几人也是面面相觑,不知所以。周进忙站了起来,连连摇手道:“不妨事,不妨事。小圆姑娘心直口快,一时情急也情有可原。再说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郑大人不必放在心上。”

    郑永江又将女儿教训了一番,然后为周进斟满了酒,这才又坐了下来。经过刚才那么一闹,众人早已忘了行酒令之事。

    周依依看得有趣,对郑小圆生出一股莫名的好感,笑道:“周jiejie,其实我爹说得也有些道理。一个人的名字,本来就是让人叫的。否则总是大人、小人的呼来呼去,也分不清到底是在叫谁。你说是吗,不伟哥哥?”她最后一句话,却是问李不伟的。

    李不伟忙点头道:“是啊……这话倒也有理,不过……”却不知如何继续说下去了。

    郑小圆闻言喜道:“是啊,依依说得对。名字就是被人叫的,否则人还起名字干嘛,只要有个姓就得了。你说是吗,周进?”她也和周依依一样,最后一句话,是转向周进说的。话音刚落,郑小圆忽然回过神来,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紧接着低下了头,却又不时抬眼偷望其父,表情古怪之极。

    在座的几位年青人与李不伟相处惯了,对这礼节一事,也不似平常年青人那般认真了。此时见到周小圆如此表情,只觉得有趣之极,再看郑永江时,已是气得脸色发白。李不伟正待出言相劝,却听到香儿忽然开口问道:“郑大叔,有一件事我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您是否能帮我参详一下?”

    郑永江听得一怔,忙道:“香儿姑娘,不知所谓何事?如果郑某能够帮得上些许忙,定然知无不言。”香儿低头想了一下,忽然笑道:“其实这个问题也不难。我以前并不明白,只是刚才忽然又想通了。所以呢,我现在没问题了。”

    众人听了,不禁哑然。李不伟却心中雪亮,暗赞香儿机灵,马上便转移了郑永江的注意力。转过身去,对香儿微微点头,目光中露出赞许之意。香儿看在眼里,不由得心中一热,心想还是他能看出我的意图,也不枉我如此费心。只是……有一件事,恐怕在座的没人能看出来罢。

    ……

    转眼间已是正月十四。这个年过得热闹非凡,周进家中不时有些徽州城里的达官贵人前来拜年,也有些人想借机前来求得一官半职。十多天下来,家中的礼物已堆得满满一地,周进看得直犯愁,却也无可奈何。

    在此期间,几人还回到河口滩看了一下。河口滩的乡民听说周进一家回来了,也都前来拜望,周进自然也借花献佛,将周依依带回来的那两车礼物,全部分发给了众农户。因为河口滩的家户并不多,因此周进准备的这些礼物,足够这些乡下人半年的收入了。

    李不伟本来担心香儿在周进家中有所不适,但见她这些日子成天与周依依待在一起,除了前几日为其父母上坟时哭过一场,其余时间过得极为开心,他也终于放下心来。

    这一晚,李不伟已计划着返回临安之事了,按他的日程安排,再过了明日的元宵节,便要动身出发了。想起临安,李不伟眼前又浮现出实验室与工厂的情形。听说过年期间,所有的工厂都要正常运转的,也不知道这十多天有没有新的进展?

    想到此处,李不追又拿出一卷册子,正准备将实验室与工厂的今年计划再看一下,忽然听到有人敲门。李不伟微微摇头,脸上却露出了笑意,心道:都十多天了,依依竟然还没玩够,看来她又要与我商议明晚看花灯的事了。如此想着,拉开了房门,却看到敲门的是香儿,手中正端了一杯热茶。

    李不伟忙将香儿让了进来,边走边笑道:“香儿,明天晚上看完花灯之后,咱们就要回到临安去了。今年又有许多新的计划,到时你与依依可又要抄些东西了。所以,明天一定要玩得尽兴。”

    香儿将茶杯放在桌了,轻声道:“好啊,其实我与依依jiejie已经商量好了,明天不仅要看花灯,而且还要自己做上几只挂在家里呢。”

    李不伟本来担心香儿在此期间会有所不适应,然而见她这几日如此开心,也颇觉欣慰。再看到香儿端来的茶,又想起上次史红袖砌茶时的情景,不由得心中一动:临安城中的元宵节,自然是比这里热闹多了,也不知红袖是否过得开心?

    想到此处,李不伟又摇了摇头,暗叹一声,端起茶来便要送到嘴边,忽听到香儿说道:“先别喝……”

    李不伟闻言愕然,只听香儿说道:“有一件事,我一直无法确定,所以……”李不伟笑道:“香儿,有什么事你就说吧,只要我知道就一定会告诉你的。”

    香儿半晌不语,过了良久,却始终未曾开口。李不伟也不着急,静静地坐在一旁。又过了一会,香儿这才低声问道:“我是想问,如果一个男人起初喜欢一个姑娘,可后来他又喜欢上了另外一位姑娘,那是不是说,这男子已不再喜欢第一位姑娘了?”

    李不伟听得吃了一惊,万没想到香儿竟然有此一问,再看她眉宇间流露出的神情,显然这个答案对她极为重要。他吃惊之余,又在不断自责,心想:这一年以来,我只是忙着实验室与工厂之事,偶然有些时间,又跑到临安大学去视察。后来好不容易让临安大学步入正途,却又多了临安一中、二中、三中,还有临安实验小学,以及临安军校。如此繁忙的工作,确实没有考虑过香儿的事情。就连我与依依的婚事,也只是随口答应下来,却没有时间想太多。宋朝时女子早嫁,我可不能因此而耽误了几位姑娘的幸福。香儿有此一问,必定是心中有事,我还得与依依商议一下才是。

    香儿此话问出,心中已颇为后悔,心想我还不如不问,倘若他的回答要我失望,以后又该如何呢?他现在低头沉思不定,显然这问题对他极难回答,我还是找个借口离开罢了。

    正犹豫间,却听李不伟说道:“香儿,其实我也不是特别清楚。按理说,如果这男子喜欢上了第二个姑娘,极有可能表示,他已不喜欢第一位了。”

    香儿忙又问道:“是极有可能,还是肯定不会喜欢第一位姑娘了?”

    李不伟一时无语,这种问题他根本无法回答,而且也没这方面的经验。但看到香儿如此追问,当下又仔细想了想,却始终无法知道答案,只好随口应道:“应该是可能吧。”

    香儿听得‘哦’了一声,站在旁边不再说话。过了半晌,李不伟又笑道:“其实这个问题我也不清楚。不如改天我去问问范大人,他饱读诗书,又精通于各门学问,也许能回答得了。”

    香儿只是呆呆站在一旁,并不应声,显然在想着极大的心事。又过了一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